隐性教学

    隐性教学 :

教师不对语言形式进行明确的讲解,而是让学习者对大量的样例或者交际场景进行意义处理,让他们在接触、体验与应用中来感知并发现语言规则,逐步达到内化的目的。

长期以来,以语法–翻译法或3P法为代表的显性外语教学占据了主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听说法的出现标志着隐性教学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也驱使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分界明朗化。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听说教学法提倡在课堂或是语言实验室中对句型进行重复、模仿、死记硬背或大量练习,从而促进语言规则的习惯养成与自动性。1965~1970期间,这种脱离语境、机械呆板的方法受到了认知主义、理性主义和语言学习先天论学者们,如美国学者N.乔姆斯基(N.Chomsk,1928~ )等的质疑与抨击。70年代兴起的交际教学法反对纯技术性的模仿与练习,提倡在对场景的理解与运用中潜意识学习语言规则。交际法认为在语篇意义处理过程中,语言规则的形式、意义和功能三者可以有机结合,但这种教学以意义通达与交际能力培养为主,学习者外语表达的正确性依然存在问题。

虽然有不同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各有所长,对外语学习发挥着不同作用。隐性教学不会影响语言的意义处理,语言规则的习得过程更加自然,习得效果更加持久,能够有效转化为语言能力。但外语学习缺乏大量的输入与输出机会,很难构建充分有效的隐性学习环境。同时,根据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成人外语学习者通常已经错过了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所掌握的母语知识也会产生干扰作用,而一些负面情感因素,如动机短缺、焦虑过度等也会阻碍外语学习。因此,在外语语言教学中,显性手段是隐性手段必不可少的补充。外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在注重语言规则自然习得的同时系统明晰地传授部分语言知识,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为您推荐

教学词典

教学词典 : 教学词典通常区分为面向本族语用户的词典(英语称作“学生词典”[student/school dictionary])和面向非本族语用户的词典(英语称作“学习词典”[learner’s dictionary])。 教学词典起源于20世..

交际教学法

交际教学法 : 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但欧共体内不同的语种使其日常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各国之间关系的发展。随着对语言..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学 :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使用80多种语言,分属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 印欧等5个语系。文字有古文字(如蒙古、藏、彝、傣等民族的文字)和新创文字(如壮、苗、瑶、拉祜、僳僳等民族的文字)之..

语言教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 : 见汉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