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原理》

    《训诂学原理》 :

王宁著,实为作者系列相关论文的整理结集。1996年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全书分8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阐述对训诂学在当代发展的宏观认识和改造训诂学的总思路。第二部分是在清理训诂学术语并使之系统化的前提下,从学理上阐明术语内涵和操作方法。第三、四部分阐述注释原理和词源原理,这两部分是训诂学的主体和难点。第五部分论述训诂学史,辩证《尔雅》的性质,发掘李善征引的训诂体式,论述清末实学派训诂的特点和成就。第六部分论述训诂学与语言学关系,着力打通传统语言学与现代语言学。第七部分讲述训诂学在中学语文教学、辞书编纂和评论以及古代专业史方面的应用。第八部分是附录。

《训诂学原理》指出,中国传统训诂学成就很高,应用性强,对当代训诂学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它有4个方面的局限性:字本位、训本位的取材与探讨语言意义的目的是矛盾的;所采用的外部形式归纳法与揭示语言实质的要求是矛盾的;文言仿古造成的时代综合性与探求语言历史是矛盾的;语言与字形为探讨语义提供的依据是不足的。因而强调发展当代训诂学必须突破这4方面的局限。这部书关于训诂学原理和训诂学史的阐发,只发前人之未发,不求显示完整的系统。例如在训诂学史方面,只纠正关于《尔雅》的不准确说法,而不系统讲先秦专书训诂史;只发掘李善在文字注释上采用的征引体式,而不系统讲中古注释学的发展;只讲清代实学派训诂的地位提高,而不系统讲正统派别训诂。《训诂学原理》设专章“谈训诂学术语的定称与定义”,从“术语的确定是训诂学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传统训诂学在术语问题上的得失”“对训诂学术语定称与定义原则的设想”“训诂原理的科学化与训诂学术语的系统性”等4个方面进行阐述。《训诂学原理》是科学使用训诂术语、研究训诂学基本原理的一部当代训诂学专著,“训诂总论、训诂原理、训释原理、词源原理、训诂学史、训诂学与语言学”等重要问题的基本术语,在书中都有准确的科学界定,奠定了进一步研究训诂学的科学基础。

为您推荐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 先秦时期,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在战国后期失传,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由于汉朝统治者标..

《可洪音义》

《可洪音义》 : 后晋释可洪撰。可洪,历代僧传失载,生平事迹无考。《可洪音义》30卷。收释词目约12万多条,释字所收范围是中古时期的抄本佛经。此书以佛经原文用字为字头,如实反映了当时手写佛经文字使用..

《毛诗故训传》

《毛诗故训传》 :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传至西汉,分为四家:齐、鲁、韩、毛。《汉书·艺文志》著录《毛诗》29卷,《毛诗故训传》30卷,但称“毛公之学”,不著其名。汉时,齐、鲁、韩三家为今文经..

《尔雅义疏》

《古韵标准》

《古韵标准》 : 江永著。此书由江永弟子戴震的举荐而被收入《四库全书》。最早的刻本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李文藻主编之《贷园丛书》本,刊刻时间略晚于《四库全书》本,亦为后来各本之祖本。书前有《例..

《广雅诂林》

《广雅诂林》 : 徐复(1912~2006)主编。历时8年编就,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出版。全书l0卷,每卷分上下。另在卷首有张揖《上广雅表》,正文后附《有关〈广雅〉各书提要及序跋》《引用资料目录》和《词目索引》..

《古书疑义举例》

《古书疑义举例》 : 清代俞樾(1821~1907)撰。俞樾是清代朴学大师。生平著述甚丰,所著凡500余卷。 《古书疑义举例》约成书于同治、光绪(1862~1908)年间。俞樾因周、秦、汉三代之书,用词造句多与后世有异,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