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疑义举例》

    《古书疑义举例》 :

清代俞樾(1821~1907)撰。俞樾是清代朴学大师。生平著述甚丰,所著凡500余卷。

《古书疑义举例》约成书于同治、光绪(1862~1908)年间。俞樾因周、秦、汉三代之书,用词造句多与后世有异,抄传刊刻多有讹误,音义变易多有歧义,后人阅读、理解极为不便,遂博览古书诸经,分类总结条例,凡立88目,内容涉及训诂、校勘、语法、修辞等多方面,每说必详为例证,以明其意,使读者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如训诂方面的“也邪通用例”“虽唯通用例”“以读若字代本字例”等;校勘方面的“两字对文而误解例”“不识古字而误解例”“涉注文而衍例”等;语法方面的“倒句例”“倒序例”“文具于前而略于后例”“蒙上文而省例”“探下文而省例”“实字活用例”“语词叠用例”“句首用焉例”“古书发端之词例”“古书连及之词例”等;修辞方面的“错综成文例”“倒文协韵例”“变文协韵例”“美恶同辞例”“上下变换虚字例”等,均为俞樾首次总结出来的规律性条例,对于研读先秦典籍、了解先秦古文文法,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古书疑义举例》一书,自传刻之后就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赢得很高声誉。梁启超称之为“训诂学之模范名著”,刘师培叹之为“发千古未有之奇”的绝作,马叙伦称赞该书是“发蒙百代,梯梁来学,固悬之日月而不刊者也”的历史性学术名著。

主要版本有《春在堂丛书》本、《续清经解》本、清末上海石印本等。近人刘师培仿之作《古书疑义举例补》,杨树达作《古书疑义举例续补》。后来又有姚维锐、马叙伦等人再作续补。1956年中华书局将上述各家的著作合刊为《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为您推荐

《十三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 : 先秦时期,儒家的经典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乐》在战国后期失传,所以汉武帝时只立了《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由于汉朝统治者标..

《中国音韵学史》

《中国音韵学史》 : 《中国音韵学史》封面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4年由上海书店重印,分上下二册,共9章。该书为现代第一部系统讨论从先秦时期到中华民国的中国音韵学发展的著作,在论述中国音韵学源流..

《韵集》

《韵集》 : 《韵集》原书今佚,分韵与《切韵》有不同之处。据零散的史料记载,《韵集》为仿《声类》之作,也是以“宫商角徵羽”五音为次的一部韵书。《韵集》的卷数,《魏书·江式传》、新旧《唐书》均作5卷..

《刊谬补缺切韵》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

《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 : 朱庆之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出版。此书由作者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全书分“汉文佛典的语言特点”“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的共时研究——微观篇”“佛典与中..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辞书编纂研究所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辞书编纂研究所 : 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是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词典编写组。1976年10月,中文系为落实国务院《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五年编写出一百六十种中外语文词典规划》,成立了..

独韵

独韵 : 宋代《切韵指掌图》“二十图总目”中第一至第六图各韵标为“独”,以下十四图则分为“开”“阖”对立的七组。元代刘鉴《经史正音切韵指南》首次明确用“独韵”标示遇摄、效摄、流摄、深摄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