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语言学(语言)

民俗语言学(语言):

社会语言学分支之一。指运用民俗学的有关资料、观点和方法,结合语言学多种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对语言现象同社会民俗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和科学解释。是民俗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主要是语言,寻找语言变化的民俗本质和差异。方言词、俗语、习惯语、禁忌、招呼、事物名称的出现往往与民俗有关。语言在地区、民族、阶层、行业的变异,在交际环境中的变异,以及其历史演变都涉及民俗现象。甚至某些字形的结构和意义也要从民俗资料来诠释,如象形汉字和纳西族东巴文等。中国传统语文学中的训诂学结合古代典章制度、民俗对古文献进行注疏,可以说是在民俗语言学方面作了长时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方法和资料。

为您推荐

中国俗语大辞典

中国俗语大辞典:温端政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本书是近年来所出版的同类词典中收录较全、质量较高的一部。共收录汉语中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总计1.5万条左右。每条包括注释和例证两部分。注释先解释条..

《论俗语》》

《论俗语》》 : 意大利著名作家但丁的重要理论著作。但丁是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作家,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论俗语》是他建立标准的意大利文学语言的..

《俗语巧对》

《俗语巧对》:俗语集。清胡启俊撰。二卷。启俊字秀甫,句余(浙江余姚县)人。一万余字。上卷收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共九百一十八条;下卷收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长句联、俗语共七百〇八条。..

俗语

论俗语(诗歌)

论俗语:但丁著。是他的重要文论,现存第一卷和第二卷的14章。在但丁之前的文人学者是用官方的拉丁语和各地区的土语写作,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意大利民族语言的统一。但丁不但用近代语言(俗语)创作《神曲》,而且在《论俗..

民俗语言学(语言)

民俗语言学(语言):社会语言学分支之一。指运用民俗学的有关资料、观点和方法,结合语言学多种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成果,对语言现象同社会民俗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和科学解释。是民俗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对象主要..

布朗语(语言)

布朗语(语言):布朗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一德昂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及临沧地区、澜沧拉祜族自治区等地。又分布朗和阿傣两个方言。使用人数约五万多。有一套复辅音声母和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