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讹:校勘学术语。古书在传抄翻刻中因字形相似而误。如《老子·三十一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故有道者不处”。王念孙《读书杂志》:“佳当作隹,字之误也。隹,古唯字也……上言‘夫唯’,下言‘故’,文义相承也”。
为您推荐
析言:训诂学术语。即分析地说,与浑言相对,常用来辨别同义词细微的差别。如《说文·宫部》:“宫,室也”,段注:“宫言其外之围绕,室言其内,析言则殊,浑言则不别也”。浑言是异中求同,析言则是同中求异。参见“浑言”。..
错简:校勘学术语。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乱了次序。如《战国策·楚策》:“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碱,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余正炜《战国策补释》卷三指出“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
十八韵:根据现代北京语音音系归纳的十八个韵部。其排列和名称如下:一麻、二波、三歌、四皆、五支、六儿、七齐、八微、九开、十姑、十一鱼、十二侯、十三豪、十四寒、十五痕、十六唐、十七庚、十八东。..
联绵字:又称“连语”。用两个音节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双音单纯词。或为双声,如“流离”;或为叠韵,如“徘徊”;或声韵无关,如“妯娌”。凡联绵字不可分开训释。..
衍文:校勘学术语。古书在传抄翻刻中误增的字。如《老子·二十二章》:“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下‘道者’二字衍文也,本作‘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对转:音韵学术语。指汉语语音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互相转变的一种现象。凡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韵尾不同的韵母之间的相互转变谓之对转。如古韵“之[I]”、“职[Ik]”、“蒸[IE]”3部,主要元音都是[I],如“职、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