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

对转:音韵学术语。指汉语语音在历史演变过程中,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互相转变的一种现象。凡主要元音相同,只是韵尾不同的韵母之间的相互转变谓之对转。如古韵“之[I]”、“职[Ik]”、“蒸[IE]”3部,主要元音都是[I],如“职、蒸”失去韵尾[k]、[E]则变为阴声,反之,“之”若加上韵尾[k]、[E]又可变为入声和阳声。“职”若韵尾变成[E]又成为阳声,反之亦然。

为您推荐

破字①

破字:训诂学术语。指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清王引之《经义述闻》:“训诂之旨存于声音,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假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假借之字而读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诗·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泮”,郑笺..

联绵字①

联绵字:又称“连语”。用两个音节来表示一个整体意义的双音单纯词。或为双声,如“流离”;或为叠韵,如“徘徊”;或声韵无关,如“妯娌”。凡联绵字不可分开训释。..

衍文①

衍文:校勘学术语。古书在传抄翻刻中误增的字。如《老子·二十二章》:“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下‘道者’二字衍文也,本作‘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脱文①

舌音①

舌音:七音之一。又分为舌头、舌上两类。舌头音,即舌尖中塞音和舌尖中鼻音,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端透定泥”4母。舌上音,即舌面前塞音和舌面前鼻音,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4母。参见“三十六字母”。..

洪音①

洪音:音韵学术语。与细音相对。等韵学家根据韵母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的大小,将韵母分为洪音和细音。凡发音时口腔共鸣空隙较大的为洪音。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开口呼和合口呼相当于洪音。参见“细音”。..

唇音①

唇音:七音之一。又分轻唇、重唇二类。轻唇音即唇齿塞擦音或擦音和唇齿鼻音。如三十六字母中“非敷奉微”4母。重唇音即双唇塞音和双唇鼻音,指三十六字母中“帮滂並明”4母。404参见三十六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