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酥油土汉简(书法)

敦煌酥油土汉简(书法):

【简介】:

西汉昭帝至王莽时期。包括有汉隷、章草二体。出土七十六枚,多爲当地所产之胡杨、红柳木简。该简虽多数残断,且字迹漫漶不淸,然却包含有诏书、律令、檄书、屯戍簿册、字书、兵书等内容。一九八一年三月,在敦煌县西湖酥油土以北的D38号汉代烽燧遗址出土。现入藏于敦煌市博物馆。甘肃人民出版社《汉简研究文集》有专文刊载。从书法角度刊此尙属首次。

【赏析】:

在这组简中,有古隷意蕴浓厚而或工或草的对比,如图A、B、C三简,有“存字之梗槪,损隷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张怀瓘《书断》)的早期章草如图D。而这几枚章草简告诉人们:章草不仅是“隷书之捷”,而且也含有篆书的因素,它和正体的隷书差不多是同时兴起并行不悖,远早于“八分”隷书的。图E“击匈奴降者赏令”简寥寥七字,却能出奇致胜,仪态万方,大有使“过江十纸不足贵”的绝伦逸群的风韵,堪称汉简中的精品。

为您推荐

大通木简(书法)

大通木简(书法):【简介】: 一九七八年夏季,靑海省文物工作队在靑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发掘的一一五号西汉晚期墓中发现了一批珍贵木简。木简绝大部分残断,腐朽严重且已零乱,很多已经变形,经过整理、缀合、复原,完整的简长25×1..

始建国木牍(书法)

始建国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四年,居延考古队在额济纳河东破城子、肩水金关、甲渠塞第四等地进行试掘,所获简牍计二万余枚。“始建国三年(11)出入关文书”出于肩水金关。“出入关文书”尤如今之通行证..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

开通褒斜道刻石(书法):【简介】: 全称《汉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摩崖书。东汉永平六年(63)刻。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爲现存东汉摩崖刻石中之最早者。宋绍熙末(1194),石刻爲南郑令临淄晏..

鲁北陛石题字(书法)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

永始二年乘舆鼎铭(书法):【简介】: 永始二年(公元前15)。此搨片爲原尺寸,铭文约五十字。日本《书道全集》(2)刊入。 【赏析】: 《乘舆鼎》的铭文是古隷书在西汉铜器上的使用。但是这种笔画平整,无波磔的古隷书和成熟的汉..

五凤刻石(书法)

五凤刻石(书法):【简介】: 也称《鲁孝王刻石》。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56)六月四日刻。金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出土。今仍在曲阜孔庙。据淸王昶《金石萃编》记“石高一尺五寸,广二尺三寸。”隷书。三行,共十三字,北..

江陵凤凰山木牍(书法)

江陵凤凰山木牍(书法):【简介】: 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陆续出士于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前后共六批,总数达数百枚。时代属于西汉文帝时期。刊于《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1)。 【赏析】: 木牍与简策不同,后者狭长,单行书写,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