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克鼎铭(书法)

小克鼎铭(书法):

【简介】:

西周孝王时器铭。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搨本。大篆。八行,行八至十三字不等。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收入。

【赏析】:

此鼎铭文与大克鼎铭文风格一至,如出一人,而在文字的排列安置上与大克鼎不尽相同。在阳文界线之内,多数字按格子大小置于格内,加上界线的联繫,使通篇铭文相连,形成了构图的稳定性。另外,却又将某些字有意加大,突破界线,或者同样大小的字,不置于格内,而是跨居两格之间。这些人爲的变化就打破了界线所造成的严整格局,使得通篇文字跳动、活泼起来了。这种打破平衡,造成对比的布局方式,也是后代书法创作的常用手段。

为您推荐

静簋铭(书法)

静簋铭(书法):【简介】: 西周穆王时器铭。搨本。大篆。铭文八行,九十字。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三代吉金文存》收入。 【赏析】: 穆王时期,金文大篆字体尙未去尽古形,但墓本的体态与线条书写排列规则已经确立,并且揭示..

小臣谜簋铭(书法)

小臣谜簋铭(书法):【简介】: 成王时器铭。搨本。大篆。八行,六十四字。《三代吉金文存》收入。 【赏析】: 《小臣谜簋》铭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通篇布局流畅自然,疏密得体,雍容华贵。如果我们将每个铭文单独欣赏,虽然也能体..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

道凭法师造像记(书法):【简介】: 东魏武定四年(546)四月刻。隷书。大字三行,行六字。在河南安阳六十里宝山。宝山全搨三十七种,东魏刻字只此一种。上方爲“大留圣窟”四字,下方分书年月日道凭法师造。《中国书法大辞典》..

王偃墓誌(书法)

叔孙固墓誌(书法)

叔孙固墓誌(书法):【简介】: 全称《魏故使持节都督三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东梁州东徐州刺史当州大都督仪同三司衮州刺史临济县开国侯叔孙公墓誌之铭》。东魏武定二年(544)十一月刻。二十八行,行二十八字。65×65cm。一九..

惠超造像记(书法)

惠超造像记(书法):【简介】: 全称《比丘尼惠超造像》。东魏武定四年(546)二月刻。像高不盈尺。正书。六行,行八字。右侧题名一行十字。《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 【赏析】: 此记亦属逸笔草草、无意于佳之作。第一行尙能端..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

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书法):【简介】: 全称《兖州泰山郡牟县上桷村维那主乐天佑廿人等造塔记残石》。东魏武定四年(546)刻。正书。十三行,行一至十四字不等。曾归长白端方。《中国书法大辞典》着录。【赏析】: 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