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五言诗卷(书法)

李白五言诗卷(书法):

【简介】:

淸·何焯书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秋。纸本。行书。五言诗一首。凡二十二行,共七十五字。19×116.6cm。中央工艺美院藏。刊于《中国古代图画书目》(一)。

【赏析】:

何焯善读书。他的书法完全是广博、精深的学养中滋养出来的。近代学者马宗霍就指出过何焯书法与学问的关係。马氏云:“义门日事点勘,故小眞行书不习而工,较之习而工者爲雅,以其泽古旣深,自有韵味。”

此行书笔法精熟,运笔从容不迫,遒劲而温润。结体更能从古人而来,并显示出一种灵秀之气。这位苏州人,不仅泽古旣深,而且长期生活在秀丽的江南水鄕的温山柔水中,使他的审美情趣倾向于优雅秀润。因此他的书法太像他的故鄕,一面是古老的,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一面却是异常的秀丽。他那偏于秀润的审美理想,使行书秀韵不俗,韵味盎然。他的书学理想是力追晋人之韵趣。他在末尾写道:“自恨俗笔,无晋人韵也。”他平日喜临摹晋唐法帖(见《昭代尺牍小传 》)。就是心慕手追地实践自己的愿望。此卷他自恨俗,无晋人之韵,看来并非全是谦逊之言。晋人的风韵,是植根于那一时代的产物,是那一时代精神中孕育出来的,时代不同了,要达到晋人的风韵颇难办到。其次晋人风韵是极其自然地流露,何焯之书不免有人工做作之处。不仅是何焯一人,后世要去追晋人之韵趣的也有做作之嫌,大美学家宗白华曾精闢地揭示过这一点。

为您推荐

临米芾帖轴(书法)

临米芾帖轴(书法):【简介】: 淸·王澍书于雍正八年(1730)。行书五行。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九十八)。【赏析】: 王澍善篆书,法李斯,又精通书法史论,尤其在古帖考证上专研甚深。《淸史列传》载:“康熙时因其善书,特命充五..

张潮採莲词轴(书法)

张潮採莲词轴(书法):【简介】: 淸·杨宾书。纸本。行书。词一首。凡四行,共三十字。132.5×57.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杨宾书法在当时就有点名气,主要原因在他精于鑒定碑帖,就其..

自题画牡丹诗(书法)

自题画牡丹诗(书法):【简介】: 淸·高凤翰书于乾隆三年(1738)。行草书。纸本。高25cm。凡二十三行,又记十一行。首都博物馆藏。刊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一)。 【赏析】: 高凤翰是淸代中期着名的画家,擅画山水、花卉,不拘..

何焯(书法)

临米芾蜀素帖册(书法)

临米芾蜀素帖册(书法):【简介】: 淸·王澍书。纸本。行书四开,每开26.5×36.5cm。日本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 【赏析】: 王若虚临米芾蜀素帖,得浑厚三昧,因是临本,结体颇得米芾家法。惜神采远..

七言联句轴(书法)

七言联句轴(书法):【简介】: 淸·邹德基书。纸本。行书。凡二行,共十八字。无锡博物馆藏。刊于《中国书法》一九八七年第三期。【赏析】: 在淸中叶以来碑学大兴的历史条件下,邹德基仍然恪守着帖学派的路子。他的行书明显胎..

寄南陵使君同学诗并跋(书法)

寄南陵使君同学诗并跋(书法):【简介】: 淸·高凤翰书于乾隆二年(1737)。纸本。草书。凡四行,字幅左下角有小字跋。刊于日本《明淸书道图说》。【赏析】: “扬州八怪”是活动在淸代中叶画坛上画家群体。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