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出版时间:1985-10

愚公移山 : 《列子·汤问篇》里的一则寓言。讲这样一个故事:高大的太行山、王屋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年近九十的愚公。苦于山北道路被阻塞,全家商量,要搬掉这两座大山。他妻子虽然提出力量单薄等困难,但他并不怕困难,仍然率领家人去挖山。这时,有个叫智叟的人来劝阻说: “你已到残年,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毁不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 愚公批评智叟思想顽固,并说: “虽然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而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怕挖不平呢?”智叟无话可答。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就派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从此,愚公住的那一带就再没有大山阻碍交通了。这则寓言表现的愚公不怕困难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是值得称道的。







为您推荐

九歌

出版时间:1985-10 九歌 : 《楚辞》里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为战国时的屈原。王逸认为,作于屈原晚年被放逐以后;郭沫若认为,作于屈原失意的时期。传说夏时就有一种歌曲叫 《九歌》; 屈原的《九歌》是根据民间祭神..

楚辞

出版时间:1985-10 楚辞 : 诗歌总集。“楚辞”本是战国时代楚国出现的一种新诗体;创始人为屈原。接着就有人学习模拟,宋玉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个。这种诗为什么叫“楚辞”?宋代黄伯思在《翼骚序》里说: “屈宋诸骚,..

招魂

出版时间:1985-10 招魂 : 《楚辞》里的一篇。司马迁认为是屈原的作品; 王逸、洪兴祖、朱熹、王夫之等,都认为是宋玉所作。现在多数研究者采取司马迁的说法。招谁的魂呢? 王逸等人认为,是宋玉招屈原的魂; 黄文焕..

九章

韩非子

出版时间:1985-10 韩非子 : 战国时韩非的著作。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绝大部分是韩非自己写的,少数几篇出自后人的手笔,而书则为后人所编。全书二十卷,五十五篇,十余万字。书中总结商鞅、申不害和慎到..

渔父

出版时间:1985-10 渔父 : 《楚辞》里的一篇。司马迁、王逸、朱熹、王夫之等,都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但王逸又指出,这原是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后来“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崔述否认它的作者是屈原; 郭沫..

卜居

出版时间:1985-10 卜居 : 《楚辞》 里的一篇。王逸、朱熹、王夫之等人都认为是屈原的作品; 崔述则提出怀疑; 郭沫若认为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我们认为,在没有确证前不应否认屈原的著作权。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