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 《楚辞》里的一篇。司马迁、王逸、朱熹、王夫之等,都认为是屈原的作品。但王逸又指出,这原是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后来“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 崔述否认它的作者是屈原; 郭沫若认为不会是屈原所作,当出于楚人。我们同意王逸的说法。渔父,打鱼的老人,“父”是当时楚国对老年人的尊称。篇中写屈原被放逐后,游荡于沅、湘一带,渔父见 了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屈原担任过的官职) 吗? 为什么到这里来? ”他回答说: “世上的人只有我廉洁,众人里只有我清醒,所以被放逐了。” 渔父劝他随从流俗,随波逐流。但他表示,宁愿葬身鱼腹,也不玷污自己的清白。渔父终于没有劝转坚贞不屈的屈原。不管这篇作品是否确为屈原所作,而它所写的屈原的形象,反映的屈原的思想却是真实的。
出版时间:1985-10 荀子 : 先秦重要的议论文之一。战国时荀况著。又说《大略》 以下六篇是他的学生所记。汉代刘向《七略别录》称为 《荀卿新书》,著录为十二卷,三十二篇; 唐代杨惊作注,分为二十卷,称 《荀卿子..
出版时间:1985-10 战国策 : 战国时代的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作者不详。曾有多种异名,如《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编订,定名为《战国..
出版时间:1985-10 刻舟求剑 : 先秦寓言。见《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又见《淮南子·说林训》。前书在论证因时变法的主张时,引了这则寓言: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出版时间:1985-10 子虚赋 : 汉代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在作梁孝王的门客时,写了《子虚赋》。后来,汉武帝读了认为很好,感叹说: “我单单不能和这个人同时! ”当时有个在宫中任狗监..
出版时间:1985-10 山海经 : 《史记·大宛列传》已提到此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山海经》十三卷,列入数术中的形法类。《隋书·经籍志》及以后的有关著作,多列入地理著作类。关于作者,刘歆认为是夏禹和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