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赋 : 汉代司马相如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司马相如在作梁孝王的门客时,写了《子虚赋》。后来,汉武帝读了认为很好,感叹说: “我单单不能和这个人同时! ”当时有个在宫中任狗监的四川人杨得意说: “我的老乡司马相如自己说作了这篇赋。”于是,汉武帝召见司马相如。相如说: “有这件事,但它写的是诸侯游猎的事,不值得一看; 请允许我再写一篇天子游猎的赋,写成后当即呈奏。”武帝命尚书赐笔札。赋成,武帝看了非常高兴。《司马相如列传》收载了全文,不分篇,不另标题; 后来收入《文选》时,前半题《子虚赋》、后半题《上林赋》,成了两篇。《子虚赋》写楚国派子虚出使齐国,齐王向他夸耀车骑的众多,他又向乌有先生夸耀楚国云梦之大和楚王游猎的盛况,乌有先生批评他夸耀淫乐来显示奢侈浪费,同时又夸耀了齐国的渤澥(xiè谢) 、孟诸,以压倒楚国。《上林赋》写亡(无)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先生的对话,夸耀汉天子上林苑的宏大壮丽和游猎的壮观,又压倒了齐国和和楚国,最后归结到反对奢侈浪费。单就《子虚赋》说,主要是写诸侯苑囿之大和游猎盛况,没有多大讽谏意义; 但它规模宏大,铺叙细腻,词采富丽,不仅是汉代大赋的代表作,而且对后代辞赋很有影响。
《子虚上林赋》:辞赋,司马相如作。《子虚》作于梁同,叙写诸侯游猎。《上林》作于武帝召见之时,赋颂天子游猎。《子虚》《上林》内容承接,实为一篇。内容是借假想人物“子虚”、“乌有先生”,“亡有公”相互洁难和议论,对诸侯..
《子虚赋》:《子虚赋》是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客游梁孝王时所作。此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