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 : 《史记》列传第二十一篇。主要写廉颇和蔺(lìn吝) 相如,其次写赵奢、赵括和李牧等人。廉颇是赵国的良将,因战功而升任上卿。蔺相如原来是赵国太监头子缪 (miào妙) 贤的门客。赵惠文王十六年 (前283) ,秦王派人告诉赵王,愿以十五城换赵国的和氏璧。其实,这是骗局。相如奉璧入秦,揭穿了秦王的欺骗,完好地把璧拿了回来,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因而被任命为上大夫。赵惠文王二十年,秦王约赵王在渑 (miǎn免) 池相会,企图借机侮辱赵王,并要求赵国割地。相如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因而被提升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但廉颇负气好胜,不容忍自己位居相如之下,并扬言要侮辱相如。而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采取了躲避退让的态度。廉颇知道后,负荆请罪,并和相如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作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和相如对廉颇退让等几件事的精彩描写,充分表现了相如的外交才能、机智、勇敢,和顾全大局的高贵品质。所以司马迁说他智勇双全,名重泰山。廉颇直率,英勇善战,虽闹过个人意气,但忠于国家,勇于改过。作品的后一部分在写赵奢、赵括和李牧时,也写了廉颇。由于相如早死,廉颇屡遭排挤,难为国家效力。最后赵国的灭亡,就与不能选贤任能和内部不和分不开。这是很有影响的一篇传记,曾多次被改编为戏曲上演。元明杂剧《渑池会》,就是其中较早的一出。京剧《将相和》,也是依据《完璧归赵》、《渑池会》、《廉颇负荆》三剧改编而成的。
廉颇蔺相如列传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