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代司马迁编著。从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开始编写,约在征和二年 (前91) 完成。当初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从三国时开始,把古代史书的通称《史记》用作它的专名。据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说,原书缺十篇,元成间博士褚少孙补撰了《外戚世家》、《三王世家》、《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篇,又附缀了武帝天汉以后的史实。全书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十二篇,是帝王的历史,按世序记述历代帝王的政绩和与之有关的大事; 表十篇,是以表格形式写成的历代帝王和诸侯国的简要大事记; 书八篇,是典章制度、经济、天文、历法、水利、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专史; 世家三十篇,主要记载各国王侯、汉朝功臣和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事迹; 列传七十篇,主要是各种人物的传记,少数叙述国外或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上述五种体例中,以本纪和列传为主体,各体互相配合、补充,首创了纪传体史书的范例。书中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记载的人物除帝王将相、官僚贵戚外,还有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侠客、倡优、农民、商人和隐士等。记事详实,内容丰富,在史学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影响深远。它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其中不少人物传记,就是优秀的传记文学。它通过各式各样的人物的描写,揭露了统治阶级的丑恶行径,歌颂了人民的反抗和斗争,赞扬了保卫和忠于祖国的爱国志士,肯定了一些人的侠义行为和高尚品质。有些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又富有典型意义。叙事富于变化,语言丰富、形象、凝炼。它标志着传记文学发展的新阶段,而且从思想、写作方法等方面,促进了后代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所以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 。现存旧注有三家,即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北宋时将三家注合在一起。中华书局出版的《史记》,就是根据这个本子加工整理而成的。此外有近人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选注本有王伯祥的《史记选》、王利器等的《史记选注》和郑权中的《史记选讲》等。
史记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