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 《楚辞》里最重要的一篇。全诗二千四百八十余字,是战国时屈原最长的一首诗,也是他的代表作。对“离骚”二字的解释,历来就有分歧意见。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里说: “离骚者,犹离忧也。”后来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说的“离,别也; 骚,愁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的。班固在《离骚赞序》里说: “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这就是说,“离骚”是遭遇忧患的意思。游国恩认为,“离骚”是歌曲名,意思相当于今天说的“牢骚”。这几种说法都可供参考。这首诗约写于楚怀王时期 (前328——前298)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自述身世和志愿。作者关心楚国的前途和命运,希望楚王能改革弊政; 然而由于楚王变心和反动贵族集团阻挠,愿望不能实现。第二部分,写他向虞舜陈词,然后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寻简狄,以求理想的实现,但仍然没有达到目的。第三部分,写他听从神巫灵氛、巫咸劝告,神游西土。他经过漫长征途将到达目的地时,看到了故乡。他不再往前走了,决心以身殉国。作者通过对生平的自述,表现了他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揭发了反动贵族集团贪得无厌、陷害忠良的丑恶行径,抨击了他们祸国殃民的罪行; 对楚怀王的不辨忠奸,贤愚不分,也表现了强烈的愤慨。诗中塑造的对祖国满腔忠诚、品格高洁、具有顽强斗争精神的诗人形象,足以光耀千古,启迪来者。诗第一部分写实,但又大量运用比兴手法; 后两部分则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自如地驱遣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各种自然物,构成了奇特非凡的艺术境界。全篇色彩浓烈,气势雄伟,波澜壮阔,不失为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游国恩主编的《离骚纂义》,辑录了西汉到晚清的旧注,为研究《离骚》提供了方便。
离骚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