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 唐代崔颢的七言律诗。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头,背依蛇山,下临长江。相传最早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 (223) ,历代屡毁屡建。修长江大桥时拆除,楼前塔迁到附近的高观山。诗写登临黄鹤楼的所见和感慨,因而以《黄鹤楼》为题。全诗是: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首联写黄鹤楼的来历。《南齐书·州郡志》载,仙人子安曾乘黄鹤经过这里; 《寰宇记》载,三国时仙人费文祎驾鹤在此休息过。过去人们认为,黄鹤楼因此得名。“昔人”指这些过去的仙人。颔联写作者的感受: 黄鹤一去不再回来,千百年来只有白云悠悠飘荡。这里多少透露出一点寂寞之感。颈联写登楼所见景色: 汉阳晴朗的郊野的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一片碧绿。尾联写对故乡的怀念: 在暮色苍茫时想到自己的故乡,在烟雾笼罩的江上又看不见,不得不使人愁绪满怀。这首诗历来被人推崇。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时说: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终于使他打消了题诗的念头,敛手而去(《唐才子传》卷一) 。他的 《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就是模拟这首诗的。严羽《沧浪诗话》称这首诗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
出版时间:1985-10 曲江对酒 : 唐代杜甫的七言律诗。至德二年 (757) 九月,长安收复。十月,杜甫随肃宗回长安。这时,他虽然仍任左拾遗,却很不得志,因而愁绪满怀。为了消愁解闷,他常去长安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饮酒..
出版时间:1985-10 三吏三别 : 唐代杜甫的组诗。共六首,即《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来的人称前三首为“三吏”,称后三首为“三别”。这六首五言乐府,也是杜..
出版时间:1985-10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 唐代杜甫的五言律诗。郑广文,即画家郑虔,郑州荥阳 (今属河南省)人,开元二十五年 (737) 官广文馆博士,因而称郑广文。杜甫和他有诗酒之交。何将军山林是何将军的园林别..
出版时间:1985-10 无家别 : 唐代杜甫的“三别”之一。写一个败阵后回故乡的士兵,又被征在本州服兵役,这时家里的人都已死亡,没有“家”可以告别了。诗是用士兵自述的口吻写的: 安禄山叛乱后,里巷杂草丛生。我们..
出版时间:1985-10 新安吏 : 唐代杜甫的“三吏”之一。诗是这样: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