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对酒 : 唐代杜甫的七言律诗。至德二年 (757) 九月,长安收复。十月,杜甫随肃宗回长安。这时,他虽然仍任左拾遗,却很不得志,因而愁绪满怀。为了消愁解闷,他常去长安城东南的风景区曲江饮酒。这首诗约写于乾元元年(758) 春夏之间。全诗是: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fēi非) 微。桃花细逐杨 (一作“梨”) 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意思是,坐在南苑 (在曲江西南) 外的江边而不回去,远望苑中,水边的宫殿变得迷濛起来。桃花跟着杨花轻轻飘落,黄鸟时时和白鸟一块飞翔。放纵饮酒,长期不和人们往来; 懒得上朝,真的要与世隔绝。有了作官的思想便觉得隐士的住处远了,年老时白白为没有隐居而悲伤。前半写作者当时看到的曲江景色,后半写对酒时的心情,表现出作者入世与出世的矛盾。
曲江对酒
出版时间:19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