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派

出版时间:1985-10

表现派 : 现代资产阶级文艺中的形式主义流派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产生于德国,战后波及整个欧洲。这个流派的创作原则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认为眼前的世界是“我的世界”,艺术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心主观世界上,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变形、夸张的形式、极端程式化或故意原始化的处理是这个流派表现手法的特点。文学上的表现主义作品往往是幻觉的场面与现实的场面交错出现,以及对打破了时间次序的现实生活的描写。表现派的艺术创作表现了该派艺术家对丑化人的生活和精神的资本主义现实的反抗。诗歌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贝恩; 戏剧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凯撒; 绘画方面的代表人物有考考施卡; 音乐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勋柏格。







为您推荐

意识流

出版时间:1985-10 意识流 : 西方现代文艺的许多部门(特别是小说和电影)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意识流”原是心理学名词,最早见于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论文《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 (1884)。..

先锋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先锋主义 : 二十世纪文艺运动的一个假定的名称,其特点是和过去的现实主义传统决裂,寻求新的表现手法和作品的形式结构。“先锋主义”这个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的评论界,五十年代在文艺学里得到..

形式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形式主义 : 忽视、否定文学艺术的内容,片面追求形式效果的创作倾向。形式主义不承认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承认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的原理,脱离实际内容,单纯追求离奇或华丽的..

象征主义

“真正的社会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真正的社会主义” :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在德国流行的一股反动社会思潮。它的创始人是莫泽斯·赫斯,主要代表人物有卡尔·格律恩、卡尔·贝克、海尔曼·克里盖等。1844年12月赫斯在《前进报》..

感伤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感伤主义 : 也叫“主情主义”。十八世纪后期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的一种文艺思潮。由英国作家斯特恩的小说《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1768) 而得名。因出现在欧洲浪漫主义运动之前,所..

唯美主义

出版时间:1985-10 唯美主义 : 或译耽美主义、耽美派,是十九世纪末流行于欧洲的一种资产阶级文艺思潮。唯美主义宣传文艺的无思想性,认为“美”是文艺的中心,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单纯追求脱离内容的艺术技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