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卜拉欣·马齐尼

出版时间:1992-12

易卜拉欣·马齐尼 : 埃及小说家、诗人。生于开罗,早年丧父,家境贫寒。1909年于师范学校毕业后,曾任中学教师,后转入新闻界和文学界。他曾研读历代阿拉伯古典文学作品,又涉猎了大量的英国名家名著,并通过英文阅读了很多法国、俄国和美国的文学作品,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他的文学生涯始于诗歌创作,1914、1917年曾分别发表了两部诗集,带西方浪漫主义色彩。他与阿巴斯·迈哈穆德·阿卡德和阿卜杜·拉赫曼·舒克里形成“笛旺派” (即: 诗集派),主张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应因陈袭旧,而应创新。他的诗歌的基调多为抒发个人的忧伤与痛苦。后期主要作品是小说、散文和文论,笔调诙谐、幽默、生动、细腻。代表作为长篇小说《作家易卜拉欣》(1931),此外还写有散文集《割草集》 (1924)、《捕风集》(1927)、《西洋镜》(1929)、《蛛网集》 (1935),小说集《路上》(1936)、《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43)等。







为您推荐

阴影主义

出版时间:1992-12 阴影主义 : 指20世纪20年代初期至30年代末期印度印地语诗歌中主要流派,实际上即浪浪主义。其主要倾向可归结为要求个性解放和摆脱旧传统的束缚。由于从20年代初开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进一步深..

银河下凡

出版时间:1992-12 银河下凡 : 印度神话。远古时有一国王无子,求湿婆大神的结果,他的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另一个妻子却生了一个苦瓜似的东西。从天上传下来的声音告诉他,把其中的瓜子放置在有热稣油的六万个容..

印度梵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梵语文学 : 梵语通行于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作为印度古代的文学语言兴盛了两千多年,自公元前15世纪左右到公元后12世纪左右,用梵语创作的文学作品非常丰富。10世纪以后,..

印度巴利语文学

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 渊源于用波斯异体字母书写的印度克利方言文学,融进波斯古典文学和伊斯兰文化,于10世纪前后开始发展。第一位诗人玛苏德·萨德·苏莱曼(1047—1121)的乌尔都语诗集未流传下..

印度惨状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惨状 : 剧本。作者〔印度〕 帕勒登杜·赫利谢金德尔,1876年出版。这是作者的代表作,是采用抽象事物拟人化的手法写的一部象征剧,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在梵语文学的剧本中和中世纪印地语文学剧..

印度俗语文学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俗语文学 : 俗语是对雅语——梵语而言,较梵语通俗的语言。其流行时间是公元前几世纪到公元后1000多年,流行地区是印度北部。俗语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而是一些语言和方言的统称。俗语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