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惨状 : 剧本。作者〔印度〕 帕勒登杜·赫利谢金德尔,1876年出版。这是作者的代表作,是采用抽象事物拟人化的手法写的一部象征剧,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在梵语文学的剧本中和中世纪印地语文学剧本中都曾采用过。剧中的一些人物分别代表印度、印度的恶神、印度的命运、毁灭、无耻、分裂、贪婪、挥霍……等等。印度这一人物在恶神率领的各种天灾、人祸、社会腐败、民族弱点的进攻下到了垂死的边缘,印度的命运也由于绝望而自刎。作者以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将印度所面临的悲惨状况通过漫画式的表现手法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的面前,启发人们深思,是让印度这样昏死下去呢还是把他拯救过来呢? 这就是剧本所要传达的思想,它之所以被称为近现代印地语中第一部爱国主义思想的作品的原因,也在于此。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乌尔都语文学 : 渊源于用波斯异体字母书写的印度克利方言文学,融进波斯古典文学和伊斯兰文化,于10世纪前后开始发展。第一位诗人玛苏德·萨德·苏莱曼(1047—1121)的乌尔都语诗集未流传下..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俗语文学 : 俗语是对雅语——梵语而言,较梵语通俗的语言。其流行时间是公元前几世纪到公元后1000多年,流行地区是印度北部。俗语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而是一些语言和方言的统称。俗语的文..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印地语文学 : 是公元10世纪后印度梵语古典文学逐渐走向衰落时,印度各地兴起的10多种地方语言文学中的一种,它是印度北部、中部的广大地区中伯勒杰方言、阿沃提方言、克利方言等十余种方言..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尼西亚文学 : 印度尼西亚古代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但不见于文字,流传至今的多为神话传说动物故事和咒辞歌谣。其中以表现抑强扶弱思想的动物故事《小鼷鹿的故事》流传最广。最原始的诗..
出版时间:1992-12 印度英语文学 : 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称印度英语文学。它是在18世纪后期,英国征服印度后,英语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通用语言后才出现的。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是第一位散文家,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