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地阐述关于文艺的各种问题,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理论学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艺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研究的内容包括: 关于文艺的本质和特征的学说,关于文艺作品构成的各种形态和规律的学说,关于文艺创作、文艺欣赏和文艺批评的实践和规律的学说,关于文艺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学说,关于党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针和政策的学说,以及科学地制定研究文艺现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等。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始人。他们在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 (一)文艺是为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属于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文艺的发展变化为社会存在、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又积极地影响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因而在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二) 在阶级社会里,文艺具有阶级性,作家、艺术家总要在自己的创作中表现出阶级倾向性; 无产阶级的文艺应当正确表现工人阶级的斗争,具有社会主义的倾向性。(三) 对西欧优秀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经验进行了深刻的科学概括,解决了典型和个性的关系,指出典型一方面要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另一方面又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 提出了文艺的现实主义原则,指出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科学地阐述了文艺的起源、美感的产生和发展、物质生产与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等问题,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了基石。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列宁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科学地阐明文艺创作规律和发展规律的理论基础。列宁提出的“一个民族两种文化”的学说,以及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思想和作品的深刻分析,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斯大林提出了 “内容为社会主义形式为民族的民族文化”的原则,并根据苏联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经验,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无产阶级文艺的工农兵方向,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文艺工作者和工农兵群众相结合,以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湖南新时期10年优秀文艺作品选·儿童文学卷》:邬朝祝等编。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11月版。60万字。选收湖南儿童文学作家1979年至1988年间的优秀作品。上卷收小说和低幼故事;下卷收童话、寓言、诗歌、散文。选入的..
《文艺对话集》:[古希腊]柏拉图着。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9月版。22万字。选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40余篇对话中有关文艺的部分,有《伊安篇》(论诗的灵感)、《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理..
中国文艺辞典 : 又名《文艺辞典续编》。中国文艺专科词典。孙俍工编。上海民智书局1931年初版,上海书店1985年1月据初版本影印出版。孙俍工(1894—1962),原名光策,湖南隆回县人。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早年就读于北京..
《中国民间文艺辞典》:杨亮才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版。69.2万字。以民间文学词目为主,兼收部分民间说唱、戏曲、音乐、舞蹈、美术词目;与民间文学相关的属于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方面的词目也适当选收。共收词..
语言的艺术作品——文艺学引论 : 文艺理论著作。W.凯塞尔著。写于瑞士,从1948—1965年,已出11版。中译本1984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陈铨译。W.凯塞尔(Wolfgang Kayser,1906—1960),德国文艺理论家。1933年希特勒上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