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性运动

出版时间:1992-12

黑人性运动 : 指20世纪30年代初的黑人文化运动。是与贬低传统非洲文化的行为作斗争的努力。由塞内加尔的利奥波尔德·塞达·桑戈尔,圭亚那的莱昂·达马和马提尼克的艾梅·塞泽尔于1934年在巴黎创办刊物《黑人大学生》时发起。“黑人性”是个法语词,出自塞泽尔的长诗《回乡札记》 (1939)。他认为,黑人性表示黑人愿意承认自我的存在,并代表全体黑人致力于社会、政治活动。黑人作家主张从非洲生活的源泉中汲取灵感和主题,展示黑人的光荣历史和精神力量。1948年,桑戈尔编辑的《黑人和马尔加什法语新诗选》标志着黑人性文化运动高潮的到来。50年代以后出版了一批重要的黑人性作品。黑人性运动及其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它产生了一次全面的文化革命,它把人类各个知识领域里的知识阶层统统卷了进去。从这个时刻开始,黑人学者感到自己在道义上有义务为恢复黑人的过去而工作。黑人性运动在肯定被压迫的黑人的尊严,在初期动员和团结法属殖民地的非洲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反抗宗主国的奴役和种族歧视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非洲各国逐渐独立之后,黑人性的局限性也暴露出来了,它忽视社会的发展,把非洲人民的目光引向过去,而且有点儿消极的种族主义的意味,在文艺界和政界亦有争论。黑人性运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为您推荐

台湾的新剧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的新剧运动 : 台湾的戏剧运动,从二十年代前期开始,作为新文学形式之一的新剧,处于过渡时期的文明戏,以及新旧混合交杂的歌仔戏、鲈鳗戏等多种形式,始终此起彼伏地发展着。但占据主导地位..

台湾的白话文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的白话文运动 :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台湾在新文化运动开创时期,首先提出了白话文问题。1921年《台湾青年》上发表了陈端明的《日用文鼓吹论》,文章从社会交往的需要,论及文言文本..

台湾光复前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光复前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 台湾新文学运动初期,创导者们曾关注文艺的平民化和普及问题。最初提倡白话文的一批文章,如1923年发表的黄呈聪的《论普及白话文的新使命》强调白话文的一个新使..

台湾新文学运动

台湾新文化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新文化运动 : 台湾的新文运动,始于二十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种新思潮十分活跃。在日本兴起了自由主义思潮,带有一定的民主主义色彩。这对后来成为台湾新文化启蒙运动骨干的留日青..

台湾话文运动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话文运动 : 台湾新文化运动初创时期,白话文和台湾话文问题,几乎是同时提出来,彼此有着一定的联系。后来,台湾话文的讨论又和提倡乡土文学、方言文学化,台湾话保存运动等紧密联系。1924年3..

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 : 史论集。陈少廷编撰。1977年5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初版。本书除黄得时的序,作者的自序和后记外,内文有引言、《第一章·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历史背景》、《第二章·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