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来了又去 [土耳其]艾姆莱 : 我的生命来了又去,
恰似风暴,刮起又停住。
我来不及睁开双眼,——
它存在过,还是没存在过?
啊,天父,你把我的灵魂
关进肉体,可是刑期一满,
仿佛鸟儿飞离树枝,灵魂
张开了翅膀,一掠而去。
啊,人类之子,你非常贫穷,
如同种地的庄稼汉:
那些无可计数的种子
有多少发芽,有多少亡故?
啊,那些青年时代死去的人们,
我只为他们感到悲伤,
他们——仿佛绿色的小苗,
命运将他们的肉体铲除。
你只要给病人一口水喝,
让他在难以承受的干渴中
振奋起来,仿佛是甘霖
在他的身上滴落。
尤努斯!人们说——两人在一起
就能够摆脱死神,
你呀——不论是伊尔雅斯,还是赫兹尔,
他们新鲜的液体多么澄明。
(元无名译)
【赏析】
《我的生命来了又去》表现的是尤努斯所钟爱的另一个主题,即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
诗歌在第一小节就透露了诗人因为生命飞逝而充满了无力感。生命就像风暴一般让人难以捉摸,甚至连它到底有没有存在过都让人难以肯定。第二节中,诗人运用了一个巧妙的比喻,把人在现世的生命比作服刑,是灵魂被迫在肉体这所监狱里度过的时光。读者如果不了解苏菲派的神秘主张,对这个比喻显然是难以理解的。苏菲派认为,人的灵魂源于天使世界,人的降生使灵魂囚禁于物体的牢笼之中,人生在世之时也就是灵魂受囚之日;只有摆脱肉体的羁绊,灵魂才能获得永恒的福乐。诗的第三节继续描绘人世的苦难。人在世俗世界上对于自己的命运是无可奈何的,他们就像一无所有的庄稼汉播撒到地里的种子,哪些可以发芽,即获得命运的眷顾,哪些则必须早早放弃无为的生命,完全不由人类自己控制。第四节是第三节情感的延续,诗人对年轻的早逝者感到悲伤和惋惜。因为青年时代本应该是生命最美丽的时刻,可是这些年轻的生命依然没有办法摆脱命运的掌控,在命运要将它们夺走的时候,它们无能为力。由此可见,在尤努斯眼中,现世的生命充满了苦难,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灵魂那里。那么要如何才能使灵魂获得永恒的福乐,让它如展翅的飞鸟飞向高远的天空呢?尤努斯在这首诗的最后两节予以了解答。苏菲派认为,当灵魂受到囚禁后,它就会逐渐忘却原有的故乡,也不觉悟世间非久留之地。因此,只有借助真主之光的不断启发,才能使受囚的灵魂认识到它真正的归宿是天使世界。诗人在诗的第七节中,把不觉悟的灵魂比作生病的人,他承受着干渴,期待着甘霖。只要甘霖——即神光降临,“病人”即可振奋精神。诗歌的最后一节教导世人如何才能够摆脱苦难,达到永恒的境界,即与真主合一。《古兰经》中有很多关于真主创造人和万物,以及人和万物最终要复归真主的经文,这是苏菲派成员力求复归真主,并与之合一的基础。经文的这种复归、返本还原的思想,在随后的发展中成为苏菲派思想的基础: 人生的目的就是与真主合一。尤努斯在这里指出,只有与真主合一,才能够摆脱死神,才能像伊尔雅斯和赫兹尔(两人皆是不死的先知)那样,彻底摆脱残酷的命运的限制。这种苏菲派神秘主义思想贯穿在尤努斯的众多诗作中。
从这首诗歌中,我们还能够发现,尤努斯的诗歌想象丰富,比喻新奇。他能够运用浅显易懂的比喻来阐发深奥复杂的教理。不过同其他土耳其诗人相比,尤努斯的诗还是较为晦涩的。
(董玮)
《生命的逗点》:何鲤着。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年8月版。8.4万字。诗集。收诗100余首,作者为中学生。这些诗篇以少年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有对四季景观、花鸟动物的刻画;有对大自然和人间情意的讴歌,也有观察社会、认识世界、..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米兰·昆德拉着。韩少功、韩刚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9月版。18.2万字。作者的主要作品之一,曾风靡欧美。通过外科医生托马斯、女记者特丽莎、女画家萨宾娜、大学讲师弗兰茨等人的感情纠葛和..
枯竭的生命 : 巴西当代现实主义小说。格·拉莫斯著。1938年里约热内卢雷科尔德出版社出版。中译文刊载于《国外文学》1982年第3期,鲁民译。格·拉莫斯(Graciliano Ramos,1892—1953),巴西东北部地区阿拉戈斯州克布兰..
《生命册上》:唐弢着。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6月版。28.2万字。收辑作者1936至1983年的散文代表作53篇。分3类。第一类回忆早年生活,收入《药》、《学贾》、《三迁》、《自修生活》等;第二类是忆旧怀人之作,记述作者和文艺..
《生命之海》:聂波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7月版。9.4万字。收散文32篇,分为两辑。第一辑“美妙风情”15篇,有《小猎手》、《神箭波玛》、《高原风情》、《侗家婚礼》、《深谷迷离有村楼》等;第二辑“神奇世界”17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