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脸颊的莫不是泪水 [土耳其]巴基

出版时间:2009-12

沿着脸颊的莫不是泪水 [土耳其]巴基 : 沿着脸颊的莫不是泪水,滚动,滚动,滚动,
如同小溪在奔流,滚动,滚动,滚动。

火星迸发出我的胸膛,飞向天空,
向着遥远的世界,滚动,滚动,滚动。

深夜在痛苦之卧榻上我难以入眠,
我被打上忧郁的标记,滚动,滚动,滚动。

我的眼睛淹没在泪水的漩涡中,
仿佛波涛里的小舟,滚动,滚动,滚动。

渴望燃烧的心灵,飞向心爱的蜡烛,
仿佛夜晚的飞蛾,滚动,滚动,滚动。

她足下的灰尘飞扬,渴望成为明锑,
对遥远的星星而言,滚动,滚动,滚动。

世界——是珠宝匠,按照巴基的标尺,
在海洋里串缀珍珠,滚动,滚动,滚动。

(普西慧译)


【赏析】
这首《沿着脸颊的莫不是泪水》与上一首《加宰尔》相比,情感更为真挚。而巴基歌颂的对象,也由原来具体的美人,扩展到对心灵、激情的赞美。
这首诗共七节,前五节都在描写诗人的痛苦。巴基首先把泪水比作小溪,我们可以看到,把泪水比作小溪是中东诗人惯用的手法,以此来表述自己的痛苦。而这样的痛苦,在诗的第四节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诗人把眼睛比作波涛中的小舟,而汹涌的波涛就是诗人的泪水,这就使得感情更加深化了。这样的痛苦并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直持续着,甚至连深夜都不能让痛苦稍作歇息,诗人仍然难以入眠,就像忧郁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永远挥之不去。那这样的痛苦是什么造成的呢?大概得归罪于诗人那颗不肯安分的心灵。它在诗人的胸膛中躁动着,渴望飞向遥远的世界。它渴望燃烧,甚至愿意像一只飞蛾扑向光明的烛火那样,让激情把自己燃烧殆尽。
诗歌的最后一节显得分外重要,它不仅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还代表着诗人的希望。诗人狂傲地宣称,正是因为这颗充满激情的心灵,巴基才能成为诗歌王国中的统治者,世界上的一切物体,只有按照巴基的标尺来排列,才能让自己跻身于巴基的诗歌王国之中。前面表白的痛苦,在这里已经化成了一股自己能够掌握诗歌的骄傲。在巴基的另一首名诗《缪莫列特》中,他也说:“加西特向我投降,/加宰尔向我屈服,/它们之上是我的政权,/它们之上是我的柔情。”(“加西特”和“加宰尔”均为诗体名)。可见巴基对自己的诗艺的自信程度了。
此外,在这首诗中每节都出现的“滚动,滚动,滚动”当是叠句。叠句从古代起就是诗歌的重要特色。在东方,有中国的《诗经》,特别是在《诗经·国风》中,叠句被广为运用,比如《国风·周南》中的《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在西方,古希腊抒情诗的大家萨福也是运用叠句的高手。她的祝婚歌《少女时期》就运用叠句,出色地描绘了伴送新娘的合唱队为新娘呼唤永远失去的少女时期时的那种无奈又哀婉的情感特征。土耳其的诗人们也特别偏爱叠句,他们用叠句来加强诗的情感。这首《沿着脸颊的莫不是泪水》也运用了叠句,不断重复的“滚动,滚动,滚动”,一唱三叹,缠绵低回。巴基不愧是土耳其的“诗圣”。

(董玮)







为您推荐

加宰尔 [土耳其]纳吉姆

出版时间:2009-12 加宰尔 [土耳其]纳吉姆 : 你,心灵,忠诚的夜莺,   灌木树丛是你之所需。 然后将你称之为心灵,   美也是你之所需。 为了延长你的青春,   古老的美之疾驰。 唯有年轻的——火焰!飞翔!—..

夏尔基 [土耳其]纳吉姆

出版时间:2009-12 夏尔基 [土耳其]纳吉姆 : 我希求忘却,摧毁我忧郁的地狱,来吧, 时辰已到,我纤细的柏树,让我们去塞巴达! 一叶三人轻舟早已经将一个月光刻下。 时辰已到,我纤细的柏树,让我们去塞巴达! 保存所..

伊斯坦布尔姑娘 [土耳其]君泰金

出版时间:2010-02 伊斯坦布尔姑娘 [土耳其]君泰金 : 【作品提要】 “我”自幼失怙,在伊斯坦布尔的外祖母家长大,在修道院里接受教育。“我”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孩子,一个调皮捣蛋、性情浮躁的马大哈,人人都叫“我..

我的名字叫红 [土耳其]帕慕克

土耳其儿童文学

土耳其儿童文学:19世纪中叶产生了土耳其儿童文学。当时土耳其正处于欧化时期,这一时期有教诲意义的儿童读物都是根据法国模式创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土耳其只有一小部分儿童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这一状况阻碍了儿童文学的..

[诗经]莫不

[诗经]莫不: 无不。《郑风·女曰鸡鸣》二章:“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毛《传》:“君子无故不彻琴瑟。宾主和乐,无不安好。”《小雅·天保》三章:“天保定尔,以莫不兴。”郑《笺》:“兴,盛也。无不盛者,使万物皆盛。”《鲁颂·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