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新文学运动概观 : 黄得时著。初载于1954年至1955年 《台北文物》杂志。全文分为六节:一、导言(《台湾青年》时代),二、新文学运动的先声(《台湾杂志》时代),三、新文学运动的发轫 (《台湾民报》时代) ,四、新文学运动的演进(《台湾民报》迁台发行至日刊《台湾新民报》诞生为止) ,五、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展开,六、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汇流。本文对1920年至1937年的台湾新文学运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述,并总结了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征。例如作者把1920年至1927年的台湾新文学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思想解放和中国大陆文学革命的影响而开始。二、台湾的 (新) 文学运动,最初是从语言改革 (提倡白话文) 出发,继而抨击旧文学,最后才真正推行新文学作品的产生。这和中国大陆的文学革命完全相同。三、当时还没有独立的文学杂志出现,所以无论评论或小说,不得不借用 《台湾青年》、《台湾》和《台湾民报》作为发表机关。四、当时写评论或做小说的人,都是些社会运动家,或者是抗日的革命分子,尚没有文学的专家的出现。五、当时的作品,十之八九都是以政治主张或社会改革为主题。本文还对1931年至1937年间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总结,提出了下列的特点:
一、新文学运动的舞台,已由报纸《台湾新民报》发展到独立创办文学杂志的地步。二、新文学运动已经摆脱政治的联系,走向文学独自的境界。三、新文学运动的步伐,已由散漫而趋向统一,形成一强力的队伍。四、新文学运动已由“自然的演进状态”,发展到“有意识的积极行动”。五、登场的作家和所发表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很显著的进步”。六、新文学运动,已经引起社会普遍的注意和关心,并得到热烈的支持。七、少数日人作家,也来参加新文学运动。本文对台湾新文学运动全过程的总结,虽仅系其开拓期和发展期的断代概观,战争期从缺,但却对现代台湾文学史的研究工作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运动场上的小健将》:傅其芳等着。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2月版。3万字。包括《战胜世界冠军的小将》、《意志坚强的红领巾》、《鄂伦春小猎手》、《勤学苦练出英豪》、《少年骑手》、《蝶泳冠军高爱琴》、《敢想敢..
《蔬菜奥林匹克运动会》:〔日〕加古里子着。于建民译。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年10月版。4.5万字。以童话手法,通过奥林匹克竞赛和比美的场面,介绍四季蔬菜的品种变化,展现绚丽多彩的蔬菜大家庭。收入“宝宝爱吃系列画册”。该..
《台湾轶事》:聂华苓着。北京出版社1980年3月版。8.7万字。短篇小说集。作者为美籍华裔女作家,本书收其1949-1964年在台湾所写的10篇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作家以写实主义手法,塑造了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抒写青年人的情趣,..
《台湾爱国怀乡诗词选》:巴楚编。时事出版社1981年5月版。9.9万字。选辑台湾报刊发表的诗词117首。作者有于右任、叶公超、张大千、巫永福、余光中、钟鼎文、胡品清等百余人。所收作品题材多样、各具特色,有的向往祖国大..
《首批大陆记者台湾纪行》:翟象乾主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版。27万字。1992年9月5-12日,首批大陆记者团访台。本书记录了两岸新闻界的交往活动,报道了台湾社会生活的情景。附录部分介绍两岸新闻界双向交往情况,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