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

出版时间:1989-10

致台湾青年的一封信 : 张我军著。初载于1924年4月21日《台湾民报》,后收于台湾纯文学出版社1975年8月初版《张我军文集》。张我军当时在北京半工半读。本文针对台湾岛内文化界而发,向青年们指出: “诸君也根据民族自决与其他的理由做了种种运动,提出种种的要求,想把台湾的社会也使其经过一番的改造”,然而“到现在不但未曾收效,且受了许多的困苦。这是有一种最厉害的武器,诸君不肯拿上战场啦。这武器是什么? 团结、毅力、牺牲三者而已。舍此而言运动改造,老实无异与虎谋皮!”。作者进一步提出: “青年诸君呀!难道诸君对于现社会能够满足吗?或是对于现社会的气力已经消失,而疲于与环境的无益的争战,所以绝望而屈从了吗?或是要‘乐夫天命’学陶潜的遁世者流吗?或是同情于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吗?不然诸君怎的不读些有用的书,来实际应用于社会,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诗,来做诗韵合解的奴隶,或讲什么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台湾的诗文等,从不见过真正有文学价值的,且又不思改革,只在粪堆里滚来滚去,滚到百年千年,也只是滚得一身臭粪。)想出出风头,竟然自称诗翁、诗伯、闹个不休。”“所以我很希望诸君,第一要培养实力,而改造社会的念头不可一日飞去。”本文的历史意义在于激烈抨击了台湾旧文坛,从而揭开了台湾新旧文学论战的序幕。







为您推荐

《傈僳族青年文学作品选》

《傈僳族青年文学作品选》:和君义等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年9月傈僳文、汉文对照版。16万字。选编12位傈僳族青年作者的24篇作品。体裁有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其中有的反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六分册:青年德意志》

《十九世纪文学主流·第六分册:青年德意志》:[丹]勃兰兑斯着。高中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版。32万字。考察自从希腊解放战争打破梅特涅反动统治下德意志国家的沉寂、象征自由运动的拜伦形象成为德国诗界的楷模..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爱尔兰]乔伊斯着。黄雨石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5月版。23万字。主人公斯蒂芬·代达罗斯是个爱尔兰孩子,幼时性情温顺,长大后敏感孤僻,上学时常受神父教师的惩罚,难以忍耐。现实生活中的许多..

青年近卫军

艺术家青年时代的肖像

艺术家青年时代的肖像 : 自传性现代长篇心理小说。詹·乔伊斯(参见“都柏林人”)著。1916年出版。中译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黄雨石译。 小说以主人公青年艺术家斯梯芬·迪德勒斯从幼儿、童年、少年、青年时代..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秘书处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一集),1992年11月版(第二集)。36万字。2册。1990年、1992年由全国青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首都10家新闻单位组织,先后两次评选..

《青年小说选》

《青年小说选》:阎纲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32万字。选收25篇小说。其中《天山深处的“大兵”》(李斌奎)、《飘逝的花头巾》(陈建功)、《山月不知心里事》(周克芹)、《女大学生宿舍》(喻杉)、《哦,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