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 : 散文。钟梅音作。收入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1日初版《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四十岁,“我”对世事已感到厌倦,并居然患了怀乡病,即使童年的回忆是痛苦的。一位朋友来信说: “我最怕阴冷的腊月天,在这样的季节里,我常为之徬徨绕室,无所适从,这感受是说不出的。”这也正是“我”的感受。‘但我太清醒,不容易着上帝的道儿;又太现实,总觉一场麻将下来,对于精力与时间是可怕的挥霍”。既不能近上帝。又不甘就牌桌,便再拿起了书本。寒夜拥被读书,真是人生至乐。既无名利系心,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就更为真纯。“甚至我更发现,连写文章也少了许多惊叹号,这是渐能做到恬淡自适的表征。”读书、练琴,治了一般女人到四十岁都难免的毛病——饶舌。“四十岁,当然我不会想到要讴歌它,它不是受人欢迎的年龄,但如上帝愿还我一个二十岁,我也敬谢不敏,因为我已过来了,二十岁,也不过尔尔,如做世界小姐,她仍得准备度过四十大庆; 如做不老嫦娥,那是远比凡人更难堪的寂寞际遇。人生,人生,它使我又想起了少女时代的黄昏。”全文写了“我”这个四十岁女人的心境,以及“我”对人生的感悟与善处。文章以擅写性情见长,文笔简洁、流丽,且有幽默感。
出版时间:1989-10 失根的兰花 : 散文。陈之藩作。收入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初版《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文章写道: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一个大学里看花。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
出版时间:1989-10 地毯的那一端 : 散文。张晓风作。初载1964年12月 4 日台湾《中央日报》副刊。和1966年文艺出版社版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1967年获第二届中山文艺奖散文奖。作品是写给婚礼举行之前的先生..
出版时间:1989-10 伐桂的前夕 : 散文。余光中作。收入《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 (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作品写道:十几年来,他一直喜欢这桂树。对于这棵英俊散朗的桂树,他一直特别“照顾”。满园树木..
出版时间:1989-10 生物祭 : 散文。司马中原作。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 (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版) 。作者写道: 有些屠宰场里,也许受了佛家关爱有情世界的影响罢,大多耸立着一座蒙满血污的石碑..
出版时间:1989-10 地图 : 散文。余光中作。收入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作品写书桌的抽屉里,整整齐齐叠着好几十张地图。只有它们才了解,他闯过哪些城,穿过哪些镇,在异国的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