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桂的前夕

出版时间:1989-10

伐桂的前夕 : 散文。余光中作。收入《中国现代文学选集·散文》 (台北尔雅出版社1984年1月版)。作品写道:十几年来,他一直喜欢这桂树。对于这棵英俊散朗的桂树,他一直特别“照顾”。满园树木中,他最宝贝这棵小桂树,因为在他的迷信里,它形成了一个“情意结”,桂树,秋天,月亮,诗,四个意象交叠成形,丰富而清朗地象征着许多东西。十六年来,他的笔锋愈挥愈利,他的名字在港湾之间颇有迴声;在他的迷信里,这一切,都和他园子里这一片芬芳有关。但你们也不能久留了啊,今晚是你们的最后一夕芬芳。机器一占领这城市,牧歌就复不可闻了。他们在高高的烟囱下屠宰牧歌,装成大大小小的罐头。他们在广告牌上写诗,在大大小小的围墙上张贴哲学。他们用钢铁、玻璃和铝把城市举到虹的旁边,然后从观光酒店从公寓顶上俯瞰延平祠和孔庙,清真寺和基督教堂。所以机器一占领这城市,绿色的共和国就亡了。再过三小时东方将泛白。手执机器的吴刚将来伐桂。他扫了好几簇桂瓣在掌心,用手帕小心翼翼地包起来。“再见了,我的桂。这里本来不是你故乡。”桂花的幽香从手帕里散出来。散文描绘了一幅城市的变迁图: 古屋夷平,树木倒下,公寓升起,机器的马达声代替蛙声蝉声,等等。作品写了主人在伐桂前夕对古屋、对桂树、对幽静环境的依恋与惜别,写了他的想象、感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视觉) 以至幻觉,写了他不能不听命于既成事实的无奈心情,等等。总之,着重写人物的感觉、情绪以至于意识流动,捕捉特定情景下的意象,把人与环境交融在一起加以描绘,是文章的长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