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云篇 : 散文。萧白作。初收台北阿波罗出版社1970年11月初版的散文集《摘云集》,后选入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年1月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大系·散文》第1辑。本篇共九节,拾要如下。第1节:我妄想画下每一枚日子,而手中却只有小笛。声音把夏季染绿。我不祈祷,祈祷的唯一理由在谄媚和对自我的嘲弄。第3节:巍峨被擎举起来的时候,沙土总是一些渺小的影子。我们似乎异常热衷颜色,于是必须把笑悬在脸上。在掌声和欢呼中,一些青林里的飞鸟自动投进了笼子,这是一项颇为昂贵的交换,从此,陌生便属于你的了。第6节:最优美的舞姿是一切静止,任何装潢都是徒劳,任何增添,结果是使原形更见褴褛。月亮是美妙的,它的脸上没有花朵,而太阳的赤裸告诉我它的恒在。第15节:眸光,散步在你和我的脸上,有的颜色芬芳,有的把我们期待的春天弄坏了。而我蒐集眸光,有的披露花园的景象,有的只是一片无垠的沙漠。第43节: 我的乐,乐在一无所有,在一无所有中应有尽有。我的恶,恶君子的虚伪,以道貌掩饰他的劣行。第51节: 等待黎明是痛苦的,眼里已是汪汪的秋泛,是若耶溪,也是西子湖,我能找出的只有一封家书,虽然上面没有画个圆圆月,这张纸却明亮着山谷和丛林。第70节: 在阳光的镜面,一切的形象扭曲。一对眼睛是可爱的春天,然而也能飞出针刺。目中的每一事物也是镜子,照着我也照着人。第78节:有人把希望寄在身后的偶象上,不管有神或无神,让心灵停止流浪是重要的。这组散文短作,贯串着作者对自然现象和社会人生的思考,有诗情、有哲理、有智慧的闪光。美妙而新鲜的比喻,跳跃而凝练的句子,是韵味隽永的散文诗。
出版时间:1989-10 土壤的歌 : 诗。辛郁作。初刊于1966年8月号《幼狮文艺》176期辛郁在1956年加入纪弦的“现代派”。在五、六十年代诗风“西化”的台湾诗坛上,他以入世思想关注人的存在,创作了一批富有人道主义..
出版时间:1989-10 十月 : 诗。周梦蝶作。写于1960年。收入1965年文星书店版《还魂草》第二辑《红与黑》。这辑诗共13首,最初发表于《创世纪》诗刊。13首诗皆以月份作诗题,蕴含着时间与生命的多种象征。叶嘉莹在..
出版时间:1989-10 十二星象练习曲 : 诗。叶珊作。写于1970年,收入1971年志文出版社版《传说》,后作为《天干地支》一诗的后半部收入1976年四季出版公司出版的杨牧(叶珊1972年改笔名为杨牧)散文集《年轮》之第一..
出版时间:1989-10 十五·月蚀 : 诗。林焕彰作。初载1969年1月出版的 《创世纪》第29期,后收入由纪弦、洛夫、张默等编的《创世纪诗选》(1984年尔雅出版社) 。林焕彰在60年代步入台湾诗坛,并以新诗反映中国精神..
出版时间:1989-10 六十自寿 : 诗。纪弦作。写于1972年,收入1974年现代诗社版《槟榔树·戊集》。纪弦虽是现代派诗人,但他的许多诗篇对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切入感和敏锐的批判意识,有的漠视世俗,有的自我嘲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