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蚀

出版时间:1989-10

十五·月蚀 : 诗。林焕彰作。初载1969年1月出版的 《创世纪》第29期,后收入由纪弦、洛夫、张默等编的《创世纪诗选》(1984年尔雅出版社) 。林焕彰在60年代步入台湾诗坛,并以新诗反映中国精神获得了声誉。到70年代,他怀着对少年儿童的关切,逐渐走上了儿童诗的创作道路。他的儿童诗从儿童心理出发,很少说教成分,着意于文学性和创造性。《十五·月蚀》这首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儿童诗的特色。全诗共3节10行,诗人将自然界的月蚀现象童话化,通过拟人手法,创造了“我”与月亮嬉戏的戏剧性情节。“十五那个晚上/我捉住了她/所以,你们就有了一次月蚀”,“而午夜/她将衣裳留在我床上/所以,那晚/她特别明亮”。诗中,儿童的动作、心理和想象赋予了诗篇童话色彩,使全诗呈现出儿童烂漫的灵性和自然明净的韵味相融合的诗美世界。该诗语言朴实自然,单纯而不浅白,儿童幼稚纯真的心灵世界与自然界的宁静平和相互映衬,情趣盎然。林焕彰的儿童诗创作曾在1974年获洪建全儿童文学创作奖,1978年又获中山文艺奖。作者也成为台湾最有影响的儿童诗诗人之一。该诗曾被齐邦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选集》 (诗卷) 等选用。







为您推荐

土壤的歌

出版时间:1989-10 土壤的歌 : 诗。辛郁作。初刊于1966年8月号《幼狮文艺》176期辛郁在1956年加入纪弦的“现代派”。在五、六十年代诗风“西化”的台湾诗坛上,他以入世思想关注人的存在,创作了一批富有人道主义..

十月

出版时间:1989-10 十月 : 诗。周梦蝶作。写于1960年。收入1965年文星书店版《还魂草》第二辑《红与黑》。这辑诗共13首,最初发表于《创世纪》诗刊。13首诗皆以月份作诗题,蕴含着时间与生命的多种象征。叶嘉莹在..

六十自寿

出版时间:1989-10 六十自寿 : 诗。纪弦作。写于1972年,收入1974年现代诗社版《槟榔树·戊集》。纪弦虽是现代派诗人,但他的许多诗篇对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切入感和敏锐的批判意识,有的漠视世俗,有的自我嘲弄,而..

长颈鹿

无调之歌

出版时间:1989-10 无调之歌 : 诗。张默作。初刊于1972年9月《创世纪》第30期,后收入1975年创世纪诗社版《无调之歌》。它是诗人后期创作风格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通过一个流浪者悲凄、迷惘心境的展露,暗示了一..

乡愁

出版时间:1989-10 乡愁 : 诗。余光中作。完成于1972年1月21日。收入1974年大地出版社版《白玉苦瓜》。余光中在70年代初,曾写了一些带有民谣风味的诗作。这些诗多为乡愁题材,平易通俗,简炼隽永,颇受读者喜爱,像..

山神

出版时间:1989-10 山神 : 诗。纪弦作。完成于1957年1月15日,收入1970年晨钟出版社版《深渊》(增订本) 之《战时》卷。全诗4节24行,是诗人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诗中以无形无体、与山野同在、体恤民情的山神为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