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美学》

    《符号学美学》 : 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的重要著作。1964年初版于巴黎(法文本)。后曾译成英文并多次重印。它被人称为“结构主义研究上的一本基本教科书”(戈里·维多语)。全书除“导言”、“结论”,分为四章,它采用索绪尔语言学的部分术语,搭设了符号学原理的基本框架,它以现代社会历史作为论述的背景,把几乎整个人类文化现象都纳入分析范围,而不仅止于涉及文学艺术或宗教神话。作者认为,“对于符号学的需要”“是基于现代世界的历史”,但符号学仍是一门未确定的学科,因为语言学是符号学所有分支的“主样式”,而今天在人类语言之外存在着的大量的符号系统,它们在语言理论上却远未确定,因此,符号学应该运用到非语言学的对象上去。本书在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后,指出语言和言语处在一种辩证的相互包含的关系之中,把语言从言语中分离出来是没有价值的。语言和言语的一般范畴提供了本书中整个理论体系生发的基点,作者从语言和言语、代码和信息的二分法角度,着手分析了衣着系统和其它非语言系统:食物系统、汽车系统、家具系统、电影、电视、广告和出版物等系统。成为本书的符号分析基本条件和手段的是符号的被表示成分(所指)与表示成分(能指)这一对概念。巴尔特反对把符号仅仅理解成表示成分(能指),而主张符号是“表示成分和被表示成分的一种混合物”,前者组成表达方面,后者组成内容方面,由此他把符号因素扩展到主客体两个方面,并从这种观点出发分出了形式和内容各自的两个层次:“表达的内容”与“内容的内容”和“表达的形式”与“内容的形式”。他认为符号学的符号也是被表示成分和表示成分的复合的产物。作者还分析了雅克布森的隐喻和转喻模式,描绘了“从语言学到符号学的演变”。在论述中,他从差别、对立、不同点、相似点、双方的对立、多方的对立、相称的对立、孤单的对立、反义的对立、同义的对立等多方面探讨了语言符号的系统,尤其是提出“对立的‘零程度’”概念用以表明从“无”中创造意义的系统所掌握的能量,这些都颇具深度。本书的中文本据美国纽约HILL ANDWANG出版社1984年版译出,原书名为《符号学原理》,译著易名为《符号学美学》。参见“巴尔特”。

为您推荐

符号学与文学

符号学与文学 : 运用符号学原理和方法解说文学本文的专著。罗·司格勒著。1982年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1988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X与文学丛书”,译者谭大立、龚见明。罗·司格勒(Robert Scholes),美..

符号学美学

出版时间:1993-09 符号学美学 : 法国巴特,R.(Roland Barthe,1915~1980)著。该书于1964年出版。作者在该论著中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比照结构主义理论,首先从语言系统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作家的语言风格问题,进而也..

电视传播符号

电视传播符号 : 电视用于表达传播内容的符号系统,包括图像、声音、文字。图像和声音符号是主体符号,所以电视被称为“视听媒介”。在目前的各种媒介中,电视的传播符号是最丰富多彩的。图像符号和声..

广播传播符号

《符号·心理·文学》

《符号·心理·文学》:林岗着。花城出版社1986年9月版。12万字。从语言、符号入手,对作品的阐释批评中往往产生歧义的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事实仿佛是这样的:越是能够引发歧义解释的作品,越是说不尽的作品,越是艺术性高..

《艺术符号与解释》

《艺术符号与解释》:杨春时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23.2万字。分上、下两编。上编“艺术符号”,分符号的性质、艺术符号的起源及原型、生成、性质和特征、语义分析、语法分析、语用分析等7章;下编“艺术解释”,分..

《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

《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何新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8月版。21.5万字。收论文19篇,写于1979-1985年,分3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论审美的艺术观,艺术美的三种类型,艺术的形式表现与审美原则,艺术现象的符号学分析,美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