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席勒著。写于1794年秋,完成于1796年1月。这部论著首次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范畴,提出了两种文艺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对欧洲文化和文艺的发展作了精辟概括的总结。文中素朴的诗,就是古典主义的诗,也就是现实主义的诗,感伤的诗,也就是近代的诗,就是浪漫主义的诗。他的出发点是诗与自然的关系。认为古典诗的长处就是人性与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的素朴的关系中,诗人的任务就是尽贰可能完善地摹仿自然,近代的感伤诗则失去了这种和谐的素朴的关系,周围的一切已经失去了自然本来的面貌,因此,只能从理想中去追求自然。一个本身就是自然,一个寻求自然,这就是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的区别。素朴诗人反映现实,感伤诗人表现理想,真正的美的艺术就是把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结合起来。这是关于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最早表述。也是他在美学上的最大功绩。

为您推荐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出版时间:1985-10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 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于1794—1796年间所写的美学著作。这篇著作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从古代到当时的文学创作方法上的两种基本倾向,即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者结..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 : 德国启蒙运动时期剧作家、美学家席勒著。写于1794年秋,完成于1796年1月。这部论著首次从美学和文艺学的范畴,提出了两种文艺的两种不同的创作方法,对欧洲文化和文艺的..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诗歌)

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著。他是德国古典美学从康德到黑格转变过程中的中介人物。席勒认为诗人寻求自然,是一个朴素的诗人;与此相反,是感伤诗人。前者胜于后者。他希望理想的诗两者结合,既不脱离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