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灵感

    创作灵感 : 作家在构思过程中因偶然机遇而引起的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精神状态。灵感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指神的灵气;英语中的灵感一词的含义与希腊语相同,指作家在创作时似乎是由于吸入了神的灵气,从而使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的魅力。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词被译入中国,起初译音为“烟士披里纯”,后来才意译成“灵感”。作家在丰富的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在进行酝酿思考的紧张阶段,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或是促进创作中所探索的某一重要环节得到意想不到的突破和解决,文思泉涌,左右逢源,这就是创作灵感。灵感只有突发性的特征。灵感什么时候出现,作家自己是很难预料和控制的,它仿佛是突然而来,突然而去。在创作过程中,作家有时苦思数日以至数月,不得要领,无从下笔,而突然受某事、某物的启发,豁然贯通,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而为何如此,作家本人也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以。因而灵感常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感还具有亢奋性的特点。灵感出现时,往往伴随着精神的高度兴奋,有时甚至表现为一种迷狂状态。当然,这并非真的失去理智的迷狂,而是人的精神专注于某一对象的产生的高度兴奋、昂扬的状态,是灵感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富于创造性,是灵感的最基本的特征。灵感的出现往往意味着最富于创造性和效率最高的那一倾刻。唯物主义认为,灵感是思维过程中的一种现象。从反映论讲,灵感的出现是作者认识的飞跃;从心理学上讲,灵感则导源于特定的神经联系的突然沟通。灵感的产生离不开人对客观事物的深广认识和在艺术创造上的不倦努力,周恩来同志指出,灵感的实质在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虽然灵感具有突发性,非自觉性等特征,但它是作家长期的生活积累和艺术实践的产物。把灵感解释为一种神秘的精神状态,如神灵附体之类,是不符合创作实际的。

为您推荐

创作家和白日梦

出版时间:1993-09 创作家和白日梦 :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著,写于1908年。弗洛伊德是现代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丰富的美学思想,并且同样具有精神分析学的特点..

《巴尔扎克创作论》

《巴尔扎克创作论》:杨昌龙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24万字。系统而全面地探讨了巴尔扎克的创作艺术,提出了现实主义整体论的观点。分4部分。一、莽撞学步,分析巴尔扎克成功前的三次失败和其中蕴含的成功因素。..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 : 文艺学著作。М.Ь.赫拉普钦科著,发表于1970年,中译本根据苏联作家出版社1972年第2版译出,满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新1版。М.Б.赫拉普钦科(М.Б.Храпченко,1904— ),..

文学创作心理学

创作方法

出版时间:1985-10 创作方法 : 又称“艺术方法”。指作家、艺术家进行创作时所遵循的认识现实生活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原则。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根据他对现实生活的观点和认识,凭借他所接受的艺术传统和个人..

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

出版时间:1985-10 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 : 亦译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苏联“拉普”派在创作上提出的一个错误口号。“辩证唯物主义创作方法”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1929年“拉普”的评论刊物《在文学岗位上》的..

《新艺术创作论》

《新艺术创作论》:王朝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0年2月版,1963年9月版。17.5万字。论文集。收1949年发表于京津各报刊上的论文52篇。初步提出后来论着中加以发挥的一些观点,诸如重视艺术创作的内部规律、重视深刻性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