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派

    学衡派 : 1922年出现的宣传复古主义、反对新文化运动的派别,因创办《学衡》杂志而得名。学衡派主要由当时南京东南大学的教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人组成。他们以《学衡》月刊为阵地,先后发表一系列文章,打着“学贯中西”,“兼取中西文明之精华”的旗号,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攻击白话文和新文学运动,极力维护文言文和封建旧文学。学衡派露面不久,即受到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阵营的有力回击。《学衡》月刊于1921年1月在南京创刊,1933年停刊。

为您推荐

文言白话之争

文言白话之争 : “五四”时期发生的新文学阵营同封建复古派文人之间的一场论争。“五四”前后勃兴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道德和以文言文为工具的封建文学..

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 : 盛行于辛亥革命之后至“五四”运动前后的一个近、现代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是指这一流派的文学创作惯写才子佳人的比喻说法。其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他们以“游戏..

“自由人”、“第三种人”

“自由人”、“第三种人” : 1931年至1932年,胡秋原、苏汶(杜衡)前后呼应,自称居于国民党反动派和左翼革命阵营之间的所谓“自由人”、“第三种人”。他们在《现代》、《读书杂志》等刊物上,宣扬“..

战斗剧社

抗战剧社

抗战剧社 : 1937年7月29日成立于陕西志丹县。当时志丹县的广大干部得知“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群情激愤,为了使广大人民普遍了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鼓舞人民的抗战斗志,特成立了“抗战剧社”..

作家战地访问团

作家战地访问团 : 抗日战争期间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组织的一个临时性作家团体。访问团由王礼锡、宋之的、李辉英、白朗、陈晓南、袁勃、葛一虹、罗烽、以群、张周、杨骚、杨朔、方殷等13位作..

中国文艺协会

中国文艺协会 : 抗战前夕成立的革命文艺团体。1936年11月22日成立于保安县即志丹县,发起人有丁玲、伍修权、徐特立、徐梦秋、成仿吾、李伯钊、陆定一等人。会名根据毛泽东提议而定。成立大会通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