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白话之争

    文言白话之争 : “五四”时期发生的新文学阵营同封建复古派文人之间的一场论争。“五四”前后勃兴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对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道德和以文言文为工具的封建文学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当时流行的各种文言旧体文学成为反对的直接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桐城派的古文和文选派的骈体文。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编者的公开信中,都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这就很快招致一班维护旧道德和旧文学的复古守旧派文人的竭力反对,从而酿成激烈的文言白话之争。这场论争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论争的酝酿。1917年初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发表后不久,自附于“桐城派”的复古文人林纾发表了《论古文之不当废》进行反对。1918年初,《新青年》发表傅斯年的《文学革新申义》一文,第一次对“桐城派”古文进行较系统的批评。3月,《新青年》以“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标题,刊登了钱玄同、刘半农串演的“双簧信”。由钱玄同托名王敬轩给《新青年》编者写信,集中了旧文人反对文学革命的见解,然后刘半农写《答王敬轩书》加以批驳。刘半农在信中对守旧文人的复古论调以及荒谬的古文进行了揭露和揶揄,对林纾的驳斥更为着力。第二阶段,论争的高潮。1919年初,复古派文人陈拾遗等出版了维护封建国粹的《文艺丛报》,攻击白话文运动,林纾在该刊发表《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一文,鼓吹白话必须以古文为根柢。这样就拉开了复古派文人向新文化运动进攻的序幕。林纾先后发表小说《荆生》、《妖梦》,影射攻击《新青年》编者。3月,他又在《公言报》上发表了《致蔡鹤卿书》,诋毁白话文运动。同时,“文选派”古文家刘师培等,创办《国故》月刊,鼓吹昌明“国粹”而临重振“颓纲”,与新文化运动相对抗。新文学方面以《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等刊物为阵地,反击复古派。蔡元培发表了《答林君琴南函》,李大钊发表了《新旧思潮之激战》,陈独秀发表了《林纾的留声机》,鲁迅发表《随感录五十七》、《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等文章,对遗老遗少的复古言论和卫道面目,做了彻底的揭露和批驳。白话文运动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论争的继续。1922年1月,留学回国的东吴大学教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创办《学衡》杂志,先后发表了《评提倡新文化者》、《论新文化运动》等文,提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口号,反对白话文和新文学。接着,1925年7月,北洋军阀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章士钊在北京复刊专登文言的《甲寅》杂志。章士钊先后在该刊发表《评新文化运动》和《评新文学运动》,提倡“尊孔读经”,从根本上否定白话文,又掀起了一股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复古逆流。进步思想界文学界人士继续与“学衡”派、“甲寅”派复古逆流作斗争。鲁迅的《估“学衡”》、《答KS君》、《十四年的“读经”》等文就是在这些论战中写下的。鲁迅的文章深刻剖析了这些国粹家和复古派们的没落和可怜。经过多次斗争,白话文终于取代了文言文,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

为您推荐

《文言小说精英白话系列·公案类》

《文言小说精英白话系列·公案类》:于天池等译着。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版。13.3万字。分奇案篇、冤案篇、明察篇、机智篇、狡犯篇、复仇篇。上起魏晋,下至晚清,共收入文言小说129篇,全部译成白话文,不附原文。作品或歌..

《文言小说精英白话系列·烟粉类—女鬼》

《文言小说精英白话系列·烟粉类—女鬼》:叶桂桐、徐金亭编着。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24万字。收集汉魏六朝至清代有关鬼的故事69篇。分“才鬼篇”、“情鬼篇”、“冤鬼篇”、“恶鬼篇”、“不怕鬼者篇”5辑。..

《历代文言小说鉴赏辞典》

《历代文言小说鉴赏辞典》:谈凤梁主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7月版。170万字。收“志怪”、“传奇”、“杂录”、“笔记”、“丛谈”、“箴规”等文言小说380篇(其中少数篇目由数则合成),按历史顺序和作者生年先后编排..

《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部分》

《中国历代小说序跋辑录·文言笔记小说部分》:黄清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版。42万字。辑录具有中国小说史、小说理论史、哲学史、文化史等文献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文言笔记小说序跋。序跋的辑录范围,采取唐..

文言小说

文言小说 : 根据小说语言划分出的、相对于白话小说而言的一种小说样式,是对我国用文言文(古代书面语言)写出的短篇小说的总称。如六朝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唐宋的传奇小说。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

文言文②

文言文 : 古代汉语书面语言之一,是以古汉语为表现手段的文体。它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提炼而成,经后世文人加工而有所发展,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受到封建政权及士大夫的重视和推行。汉魏以后,逐渐脱离了与口语的联系,固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