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蝴蝶派

    鸳鸯蝴蝶派 : 盛行于辛亥革命之后至“五四”运动前后的一个近、现代文学流派。“鸳鸯蝴蝶”是指这一流派的文学创作惯写才子佳人的比喻说法。其代表人物有徐枕亚、吴双热、李定夷等。他们以“游戏笔墨,备人消闲”为主要宗旨,大量发表以文言文描写才子佳人的言情小说,满足小市民的欣赏趣味。鸳鸯蝴蝶派是一种典型的以迎合有闲阶级和小市民庸俗口味为目的的都市文学。“五四”运动后,新文学作家不断对鸳鸯蝴蝶派进行批判,但它的影响仍然存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它才失去生存的根基,其影响才逐渐真正消失。在鸳鸯蝴蝶派之中,也有一些作家,如包天笑、周瘦鹃等,写出了一些对社会黑暗现实和封建军阀压迫表示不满的作品;又如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明显转向进步。这些是应该同鸳鸯蝴蝶派的主导倾向区别开来的。

为您推荐

《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

《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作品选》:范伯群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61万字。2册。“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创作选丛书”之一。鸳鸯蝴蝶派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封建主义和十里洋场的畸型胎儿,是集黑幕、言情、侦探、消..

《阿里葩和鸳鸯花》

《阿里葩和鸳鸯花》:夏天搜集整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版。14.5万字。共搜集整理3部土家族民间长篇叙事诗:《阿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和《贺龙与丽丽莎》。其中,《阿里葩和鸳鸯花》歌颂土家族青年对爱情的坚贞..

《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

《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芮和师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版。68.1万字。2册。分为4编。第一编为鸳鸯蝴蝶派文学见解、作家传记等有关资料,包括该派所办期刊的发刊词、出刊广告、征稿启事等28篇,理论文章20篇,反批评文..

曾根崎鸳鸯殉情 [日本]近松门左卫门

《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

《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卷,魏绍昌编。下卷,魏绍昌、吴承惠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10月版。89万字。“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甲种)”之一。上卷为史料部分,分4辑,第一辑为批评文章,第二辑为评论文章节录,第三辑7组文章..

鸳鸯

出版时间:1989-10 鸳鸯 : 短篇小说。杨守愚著。初载1936年12月《台湾新文学》1卷10号。后收入1979年7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2)》。小说刊登时,以“内容不妥,全体空气不好”,被日本当局禁止发..

《鸳鸯媒》

《鸳鸯媒》 : 又名《鸳鸯配》,刊行于清初,书前署天花藏主人订,目录前署槜李烟水散人编次。天花藏主人、烟水散人即明末清初之际浙江嘉兴的徐震。共4卷,12回。以宋理宗、度宗时,元军南下、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