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秧歌运动

    新秧歌运动 : 秧歌原是我国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响应毛泽东同志的号召,深入农村,收集整理当地流行的各种民间艺术作品并加以创新,其中就包括秧歌。1943年春节在延安举行了盛大的秧歌演出,各专业文艺团体和群众业余剧社纷纷参加,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其中“鲁艺”文工团演出的秧歌剧《兄妹开荒》,摒弃了旧秧歌中常有的丑角以及男女调情的成分,代之以新型的农民形象和欢乐的劳动场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给人焕然一新的强烈印象。它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产生的第一个优秀秧歌剧,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此后,除“鲁艺”外,其他专业文艺团体也很快编写新秧歌剧,一些机关、学校纷纷组织业余秧歌队,很多工农兵群众也积极投入新秧歌的编写和演出。经过这样普遍的酝酿和准备,终于在1944年春节形成了新秧歌演出的更大高潮。当时由延安的工厂、部队、机关、学校组织起来的业余秧歌队有27个之多,上演了150多个节目。演出轰动了整个延安,出现了“鼓乐喧天,万人空巷”的盛况。1944年3月《解放日报》发表周扬的文章《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从理论上总结了文艺座谈会以后的秧歌运动。由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起的新秧歌运动,很快波及并带动了整个解放区群众性的戏剧活动。4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解放区的这场声势浩大的新秧歌运动,是实践文艺的工农兵方向的重要成就,在现代文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为您推荐

《秧歌剧选》

《秧歌剧选》:张庚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9月版。32万字。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编的选本。收优秀秧歌剧22个:《十二把镰刀》、《兄妹开荒》、《一朵红花》、《动员起来》、《钟万财起..

新秧歌剧

新秧歌剧:1943年鲁艺秧歌13人的演出采用了民间秧歌,花鼓,小车,旱船,高跷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最受欢迎的是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具有猥亵趣味的民间秧歌小调中注入了“自力更生大生产”时代内容。略具戏剧形态,农民群众感..

新秧歌运动

新秧歌运动 : 秧歌原是我国农村的一种民间艺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响应毛泽东同志的号召,深入农村,收集整理当地流行的各种民间艺术作品并加以创新,其中就包括秧歌。1943..

文艺大众化运动

街头诗运动

街头诗运动 : 1938年8月7日延安战歌社的柯仲平、林山等和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的田间、邵子南等联合发表《街头诗歌运动宣言》,在延安发动兴起了街头诗歌运动。所谓街头诗,就是抄写在村庄的门楼、..

《定县秧歌选》

《定县秧歌选》 : 民间文学资料专集。李景汉、张世文编。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1933年出版。书中编选定县秧歌剧作品48个。定县秧歌是秧歌中一个重要流派,定县秧歌活动亦有悠久的历史。20年代末,中华..

德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德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 :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人运动在德国的兴起而产生的文学运动。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848—1918年初创时期。这首先指30—40年代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和初期无产阶级文学。毕希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