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剧改革

    平剧改革 : 为了传统戏剧能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1942年10月,在延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戏曲研究机构——延安平剧研究院,以“研究平剧,改革平剧”,使“平剧为新民主主义服务”为主要任务。(当时延安所称“平剧”即为京剧)平剧研究院的建立,正式推动了解放区戏曲改革工作的开展。新编京剧《逼上梁山》 (集体改编排演,杨绍萱、齐燕铭等执笔)是平剧改革最初出现的重要成果。该剧在利用整套京剧艺术形式来表现历史题材,并在内容和形式的改革上达到了相当的水准。1944年元旦《逼上梁山》首次公演并轰动了延安。毛泽东同志在阅读剧本并观看演出之后,给编剧和导演写信,高度评价了该剧为平剧改革所作的努力。1945年1月,由延安平剧院集体创作并演出的新编古代题材的京剧《三打祝家庄》又获成功,它巩固了平剧改革的道路。这两个剧作的成功,掀起了改革京剧的热潮。仅在延安,各文艺团体就自编自演了《战北原》、《史可法》、《恶虎村》、《中山狼》、《红娘子》、《进长安》、《九宫山》、《保卫边区》、《阎家坪》等一系新京剧。这些剧目中多为新编历史剧,也有了现代题材的作品。经过这番改革,终于将京剧这个古老的剧种,从定型了的程式中解放出来,使之能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为京剧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京剧改革的成功还广泛促进了其他各种传统戏曲的改革,为戏剧创作的民族化、群众化和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您推荐

《改革小说选》

《改革小说选》:阎纲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版。55.3万字。选收改革题材小说18篇,大部分为短篇,个别中篇,如张一弓的《黑娃照相》、刘兆林的《啊,索伦河的枪声》、楚良的《玛丽娜一世》、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张..

《改革者》

《改革者》:张锲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9月版。13万字。一封反映C城改革现状的群众来信,促使省委书记陈春柱深入基层“私访”。小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背景,围绕当年在“十个大庆”口号鼓动下,由陈春柱批准,贸然决定上马..

《今日中国——改革与开放》

《今日中国——改革与开放》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罗马尼亚语广播专题节目。前身是《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开办于1983年,1992年4月改为现名,每星期一播出1次。以展示新中国蓬勃向上、不断进步、改革..

《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

《关于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改革的初步意见》

《关于继续推进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改革的初步意见》 : 1987年11月上旬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广播电视厅局长会议后,广播电影电视部于11月23日提出。全文载《中国广播电视年鉴》(1988年版)。《初步意见》由..

《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广播电影电视卷》

《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广播电影电视卷》 : 艾知生、刘习良主编,中国经济法研究会、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本书记录了1979—1992年间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的奋斗历程和光辉成就。全书..

《广播宣传与改革论文集》

《广播宣传与改革论文集》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为纪念该台创建50周年而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本书收入了1989年以来中央台同志写的理论文章60多篇,作者有杨正泉、王健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