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歌谣征集处

北大歌谣征集处:

1918年至1920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发起成立的学术组织。

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刘半农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向全国征集民间歌谣。由沈尹默全面负责,刘半农负责来稿初审,钱玄同、沈兼士负责考订方言。周作人随后也参加了该组织。刘半农将收到的来稿于1918年至1919年在《北京大学日刊》的《歌谣选》专栏中,共发表民间歌谣148首。

其中有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搜集的3首河北歌谣。在“日刊”上还就歌谣的记录、注释等进行了讨论。

受其影响,社会上不少报刊也常登载一些民间歌谣。该组织开始是为了发展新诗,但它发起的歌谣学运动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中国俗文学运动、民间文学运动和民俗学运动便揭开了序幕。

为您推荐

北大歌谣征集处

北大歌谣征集处:1918年至1920年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沈兼士发起成立的学术组织。1918年2月1日《北京大学日刊》发表了刘半农的《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蔡元培的《校长启事》,向全国征集民间..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又称“革命歌谣”。指中国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为主体。其内容包括土地革命、红军建立,以及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等。它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翻身解..

《歌谣》创刊40年纪念

《歌谣》创刊40年纪念:北京大学《歌谣》周刊创刊于1922年。1962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为纪念《歌谣》创刊40年,在《民间文学》上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回忆和纪念文章。有魏建功的《〈歌谣〉四十年》、《〈歌谣〉周刊四十周年..

歌谣周刊

歌谣讨论

歌谣讨论:指1920年前后刘复、周作人等人对中国歌谣的研究活动。1918年至1919年刘复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编“歌谣选”,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并纷纷写信发表意见,在“日刊”上陆续发表了周作人、关延龄、常惠、罗家伦、..

讽刺阿古柏的歌谣

讽刺阿古柏的歌谣:维吾尔族历史歌谣。19世纪中叶,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在俄英帝国主义分子支持下,侵入我国南疆,建立了所谓“班达吾莱特汗国”,自封“洪福之王”。阿古柏烧杀抢掠,为非作歹,不得人心。维吾尔族人民编唱了许多..

太平天国时期的壮族革命歌谣

太平天国时期的壮族革命歌谣:壮族民歌的一类。主要流传于广西武宣、象州、桂平一带。内容广泛,包括称颂太平军,描绘当时各种战役,反映贫苦百姓的喜悦心情等。《太平军打象州》唱道:“象州官府带兵多,打起仗来乱鸡窝,天军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