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革命歌谣”。
指中国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为主体。
其内容包括土地革命、红军建立,以及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等。它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幸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对红色政权的热爱,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如《嗳呀来》、《答歌》、《五更鼓》、《第二次反围剿歌》、《红军走上井冈山》等。
又称“革命歌谣”。
指中国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谣为主体。
其内容包括土地革命、红军建立,以及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生活等。它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幸福,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红军、对红色政权的热爱,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如《嗳呀来》、《答歌》、《五更鼓》、《第二次反围剿歌》、《红军走上井冈山》等。
《红色赣粤边》:杨尚奎着。作家出版社1959年9月版。9.9万字。作者是原赣粤边游击区的领导人之一。本书为其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和见闻撰写的回忆录。全书分24个章节,描绘红色赣粤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
《红色歌谣》: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3月版。35万字。收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民间的革命歌谣487首,分为7类。第一类“红军谣”,包括工农红军战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处处打胜仗、粉..
《红色中国杂记》:[美]埃德加·斯诺着。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1983年8月版。13万字。本书是作者于1957年应美国着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要求,根据1936、1939年两次访问陕北苏区的部分笔记整理而成。记载了..
红色长矛 : 委内瑞拉历史小说。阿·乌·彼特里著。1931年马德里宙斯出版社出版,再版多次,被译成8种文字。阿·乌·彼特里(Arturo UsLar Pietri,1906— ),委内瑞拉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一个富裕家庭。1929年毕业于委内..
红色莫尔顿 : 丹麦长篇小说。马·安·尼克索(见“征服者贝莱”)作。写于1945年。它是尼克索三部曲的第3部(第1部《征服者贝莱》、第2部《蒂特:人的女儿》)。徐声越根据1953年俄译本转译成中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