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920年前后刘复、周作人等人对中国歌谣的研究活动。
1918年至1919年刘复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编“歌谣选”,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并纷纷写信发表意见,在“日刊”上陆续发表了周作人、关延龄、常惠、罗家伦、沈兼士、刘复讨论的信件。1920年北京晨报副刊就吴歌进行了讨论。1922年《歌谣周刊》问世后,则对于歌谣的起源、搜集、整理、研究方法、分类、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常惠、董作宾对歌谣的比较研究。
指1920年前后刘复、周作人等人对中国歌谣的研究活动。
1918年至1919年刘复在《北京大学日刊》上编“歌谣选”,引起了学者们的很大兴趣,并纷纷写信发表意见,在“日刊”上陆续发表了周作人、关延龄、常惠、罗家伦、沈兼士、刘复讨论的信件。1920年北京晨报副刊就吴歌进行了讨论。1922年《歌谣周刊》问世后,则对于歌谣的起源、搜集、整理、研究方法、分类、特点等,进行了探讨。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常惠、董作宾对歌谣的比较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马良春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版。25万字。80年代初,我国曾两次举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问题学术交流会”。本书是这两次会上部分发言稿的汇编,共收论文20篇。内容可分为3组:..
《与日本学者讨论屈原问题》:黄中模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版。25.5万字。作者与日本学者讨论屈原问题的论文集。分3部分:一、针对日本学者的各种否定论,就主要问题进行摆事实、讲道理的讨论。二、就楚辞研究史..
《新10年文艺理论讨论概观(1976—1986)》:韦实编着。漓江出版社1988年4月版。38.9万字。综述新时期10年中有争议的20个文艺理论专题,包括“现实主义”、“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的真实性”、“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塑造..
《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中国电影艺术编辑室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10月版。24万字。选收1980至1985年各刊物发表的有关电影文学性的争鸣文章28篇,对“什么是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电影文学与..
《纪念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选》:李何林等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版。72.7万字。选论文29篇,按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7个学术报告,其中有李何林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陈涌的《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