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小曲”。
民歌的一个门类。流传时间较久远,流布地域遍及全国。
其内容十分丰富,多以古今发生的重大事件、史书上的英雄人物及传统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形式自由多样,以七言为主,且多衬字。
大体可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如东北、华北地区的“小放牛”、“丢戒指”,甘肃的“刮地风”,安徽的“凤阳花鼓”,陕北的“走西口”,江苏的“孟姜女”,云南的“绣荷包”,青海、宁夏的回族宴席曲“方四娘”、“蓝桥相会”等。
又称“小曲”。
民歌的一个门类。流传时间较久远,流布地域遍及全国。
其内容十分丰富,多以古今发生的重大事件、史书上的英雄人物及传统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形式自由多样,以七言为主,且多衬字。
大体可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如东北、华北地区的“小放牛”、“丢戒指”,甘肃的“刮地风”,安徽的“凤阳花鼓”,陕北的“走西口”,江苏的“孟姜女”,云南的“绣荷包”,青海、宁夏的回族宴席曲“方四娘”、“蓝桥相会”等。
出版时间:1989-10 台湾城乡小调 : 散文集。古蒙仁著。1983年2月台北兰亭书店初版。本书除自序外,分成2部分。(一) 《城乡篇》: 辑录《借问鬼屋何处有——寻访台湾鬼屋》、《浊水溪畔埋神剑——从西螺七嵌到西螺..
深泽七郎楢 山小调考(1955 ): 作者简介 深泽七郎(1914 —)日本战后一代派作家。生于山梨县石和 町的一个印刷业主家庭。山梨县是一个盛行民间传说的地方。深泽七郎自幼 体弱多病,由于患角膜炎至使右眼失明。1929 年人..
缅甸民间故事:书名。貌阵昂编着,施咸荣译。作家出版社1957年出版。237页,13.8万字。共收70篇传说、故事,附录4篇传说、故事。分为动物故事、浪漫故事、神怪故事、幽默故事四辑。书中的作品是貌阵昂在1933年至1937年间采集..
《聊斋志异》与民间文学: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与民间文学的关系。清代着名小说家、通俗文艺作家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他以毕生精力,搜集民间故事、传说进行加工改写创作的文言小说集。其作品大多出自古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