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谣

杂歌谣:

晚清“诗界革命”的首创者、诗人黄遵宪提出的一个名词。

他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说:“报中有韵之文自不可少,然吾以为不必仿白香山之‘新乐府’、尤西堂〔侗〕之‘明史乐府’,或斟酌于弹词、粤讴之间,句或三或九或七或五或长或短。或壮如《陇上陈安》,或丽如《河中莫愁》,或浓如《焦仲卿妻》,或古如《成相篇》,或俳如俳枝词,易乐府之名,而曰杂歌谣,弃史籍而采近事。”这就是说,“杂歌谣”是学民间歌谣而创新的诗体,内容要反映新人新事而形式则更自由,句式可长可短但符合民歌、唱词的传统,以利于在民间传播,这是革新政治、振兴中华所需要的。

为您推荐

儿童歌谣

儿童歌谣:指儿歌和童谣,儿童文学的一种,也是诗歌体裁的一种。儿歌一词,中国“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古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等。儿歌,反映的内容大多是儿童的生活、思想感情,表现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对美好生活的..

民间歌谣_

民间歌谣:民间短篇诗歌。包括抒情性的民歌与民谣。在中国,歌、谣分称最早见于《诗经·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关于歌与谣的不同,主要有两种解释:“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毛诗故训传》);“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

农民起义歌谣

农民起义歌谣 : 历代农民起义运动中产生的韵文作品。它是传统歌谣中政治色彩最浓、革命性最强的一部分。在这类歌谣里,往往通过对起义运动及其领袖人物的歌颂与评价,直接表现出广大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的政治..

红色歌谣

《红旗歌谣》

《红旗歌谣》 : 新民歌选集。郭沫若、周扬编。收新民歌 300首。为中国现代民歌的重要选本。   《红旗歌谣》是在1958年全国开展的采风运动中,在各地出版的歌谣选集的基础上精选而成。编者在千万首民歌中进行..

《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

《广西特种部族歌谣集》 : 广西苗、瑶、壮、彝等少数民族的民歌专集。陈志良编著。1942年作为《说文月刊丛书》之一,出版于桂林。上篇为歌谣之研究,论及歌谣的起源和特质、广西少数民族歌谣的分类和分布、各民..

《歌谣周刊》

《歌谣周刊》 : 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主办。1922年12月17日创刊,到1925年 6月28日并入《国学门周刊》,共出版97期及周年增刊一册。最早作为北京大学《日刊》附张印发,自25期起脱离北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