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歌谣。红色歌谣是广大群众适应革命的需要创作出来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吵己凸睦慕峁V泄膊持厥用窦湮难У男逃饔茫诠盘锘嵋榫鲆橹屑垂娑ㄒ擞酶枰サ刃问奖嘈唇滩?,作为宣传革命的工具。许多革命领导人,如澎湃、方志敏、韦拔群等,都曾编写民歌或运用传统民歌曲调填上新词,宣传革命道理,动员群众参加革命斗争。这些民歌有的至今还在流传。1934年中央苏区曾编印了一本《革命歌谣集》。红色歌谣内容丰富,它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有名的兴国山歌《嗳呀来》,在动员参军,鼓励英勇杀敌等方面都起了鼓动作用。"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小小黄安》反映了当时黄安人民参加革命斗争的蓬勃热情和踊跃状态。又如《老子本姓天》:"老子本姓天,住在洪湖边;要想捉住我,神仙也叫难。枪口对枪口,刀尖对刀尖;有我就无你,你死我见天。"既表现了洪湖地区革命战士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又描绘出洪湖人民对敌斗争的坚毅果敢。红军北上抗日,离开革命根据地时,又产生了有名的《十送红军》等情真意切的民歌,表现出人民与红军的深厚情谊。
  各革命根据地所流行的传统民歌形式,如陕北的信天游,甘肃、宁夏的花儿,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四句头、五句半,湖北、湖南的五句头,江西的兴国山歌等。也有些新的歌谣体如徒歌《小小黄安》、《老子本姓天》等。
  红色歌谣,风格明快,曲调激昂,把新的革命词汇及革命道理,溶进歌体之中,并多有比兴的运用。一般章段、句式比较灵活。吸取了传统民歌的表现手法,又有一定的创造和发展。也有一些作品,由于流传时间短,艺术上显得粗糙。红色歌谣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革命教育作用。它对后来的抗日歌谣也有所影响。它在中国歌谣发展史上占有一定位置。

为您推荐

《红色赣粤边》

《红色赣粤边》:杨尚奎着。作家出版社1959年9月版。9.9万字。作者是原赣粤边游击区的领导人之一。本书为其根据自己的战斗经历和见闻撰写的回忆录。全书分24个章节,描绘红色赣粤边区的革命武装斗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

《红色歌谣》

《红色歌谣》:中国作家协会江西分会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9年3月版。35万字。收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流传在民间的革命歌谣487首,分为7类。第一类“红军谣”,包括工农红军战歌、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处处打胜仗、粉..

《红色中国杂记》

《红色中国杂记》:[美]埃德加·斯诺着。党英凡译。群众出版社1983年8月版。13万字。本书是作者于1957年应美国着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费正清要求,根据1936、1939年两次访问陕北苏区的部分笔记整理而成。记载了..

红色英勇徽章

红色长矛

红色长矛 : 委内瑞拉历史小说。阿·乌·彼特里著。1931年马德里宙斯出版社出版,再版多次,被译成8种文字。阿·乌·彼特里(Arturo UsLar Pietri,1906— ),委内瑞拉小说家。生于加拉加斯一个富裕家庭。1929年毕业于委内..

红色莫尔顿

红色莫尔顿 : 丹麦长篇小说。马·安·尼克索(见“征服者贝莱”)作。写于1945年。它是尼克索三部曲的第3部(第1部《征服者贝莱》、第2部《蒂特:人的女儿》)。徐声越根据1953年俄译本转译成中文,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出..

《红色风暴第一集》

《红色风暴第一集》:江西人民出版社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6月版。28万字。收长短故事数十篇。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苏区人民的革命斗争。其中有邵式平等写的《两条半枪闹革命》、《枪的故事》、《瞎子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