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大舞台》

    《二十世纪大舞台》 : 中国最早的戏剧刊物。1904年9月创刊于北平,共出两期,主编陈去病。
  《二十世纪大舞台》反对清朝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立场十分鲜明。其简章说"同人痛念时局沦胥,民智未迪,而下等社会尤如睡狮之难醒。侧闻泰东西各文明国,其中人士注意开通风气者,莫不以改良戏剧为急务。梨园子弟遇有心得,辄刊印新闻纸报告全国,以故感化捷速,其效如响"。"本报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惟一之目的"。刊物文体有文言、白话两种;内容分论著、传记、传奇、班本、小说、纪事等十几个栏目,发表了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醒狮的《告女优》等文章及京剧改革家汪笑侬的《长乐老》和《缕金箱》、静菴的《安乐窝》、《醒狮的金谷香》等剧本。
  柳亚子为《二十世纪大舞台》撰写了发刊词,赞扬正在开展戏剧改革的"南部乐部,独于黑暗世界,灼然放一线之光明",指出戏剧具有强烈的感化作用,号召戏剧家在舞台上再现中国民族斗争及外国革命的历史,以激发人民的斗志。陈去病的《论戏剧之有益》更呼吁革命家从事演剧:"苟有大侠,独能慨然舍其身为社会用,不惜垢圬以善为组织名班,或编《明季裨史》而演《汉族灭亡记》,或采欧美近事而演《维新话历史》随俗嗜好,徐为转移,而潜以尚武精神、民族主义,一一振起而发挥之,以表厥目的。夫如是而谓民情不感动,士气不奋发者,吾不信也。"这两篇文章,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戏剧的观点。
  《二十世纪大舞台》以鲜明的革命精神,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应,不久便被清政府列为禁书查封。

为您推荐

杜澎(1921~  )

杜澎(1921~  ) :   中国话剧演员。原名王润泉,1921年5月22日生于河北饶阳县,1927年随家迁北京定居。曾在北平美术学校从师李苦禅习国画两年。学生时期爱好戏剧。 1949年2月,参加华北革命大学文工团,1954年..

东野英治郎(1907~  )

东野英治郎(1907~  ) :   日本演员。生于群马县一个造酒商家庭,毕业于明治大学。1930年入日本无产阶级戏剧同盟研究所当学员,1931年加入新筑地剧团。艺名木庄克二。在《土地》、《作文教室》等剧目中显示..

东山千荣子(1890~1980)

东山千荣子(1890~1980) :   日本演员。 1890年9月30日生于千叶县。原名河野仙,为千叶县法院院长的次女。1925年拜小山内薰为师,入筑地小剧场。该团分裂后,她先后参加过筑地小剧场剧团、新东京剧团、自由舞台..

杜丝,E.

狄尔,J.K.

狄尔,J.K. :   捷克戏剧家、捷克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生于库特纳霍拉城一贫苦乐师和裁缝的家庭。中学时期,得到剧作家V.K.克利茨佩拉的指导,开始对戏剧和文学发生兴趣。后来在布拉格查理大学学哲学。1829..

丁里(1916~  )

丁里(1916~  ) :   中国话剧导演、演员。1916年 2月生于山东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代就参与演剧活动。1935年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为工人、学生排戏和组织演出。1937年,抗战爆发,参加上海..

杜兰,C.

杜兰,C. :   法国导演、演员和戏剧革新家。生于法国萨瓦省。其父为公证人。杜兰 9岁赴里昂一所寄宿中学住读。当过公证人事务所的送信员、染织厂学徒等。做工谋生之余,在戏剧学院上课,晚上到咖啡馆诵朗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