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菲格·哈基姆

    陶菲格·哈基姆 : 阿拉伯剧作家、小说家。埃及人。生于亚历山大市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从事法律工作。1919年,他积极参加埃及革命,一度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写出一些剧本,后由欧卡夏剧团演出,其中有《新女性》等。1924年在开罗大学法律学院毕业。到法国留学4年后,获法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先后在教育部、司法部和社会事务部任职。在这期间,他写出戏剧《洞中人》(1933)、《夏哈拉札德》(1934)等。1943年辞去公务,专事文艺创作,至今共创作了60余部剧本。他的剧作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现实生活、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古代希腊神话和古代埃及法老神话等。在创作风格上,既有现实主义的作品,也有色彩浓厚的象征主义作品。在他的大型剧作中,东方哲理思想和一神教宗教信仰的影响十分明显,他着重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活动,表现时间、空间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洞中人》取材于《古兰经》,描写7个坚信一神教的基督徒沉睡了300年后又复活了,但发现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所以,不再留恋人间,又回到山洞里死去了的故事。《夏哈拉札德》从《一千零一夜》故事的结尾开始写起,描写夏哈拉札德(又译山鲁亚尔)国王渴望了解世界及其存在的秘密,但最终感到人无法摆脱现实和物质、时间与空间束缚的故事,以此表明他的哲学思想。
  50年代以来,他又创作了大量剧本,如《社会舞台》(1950)、《让我看看真主》(1954)、《伊希斯》(1955)、《彷徨的素丹》、《一宗交易》(1957)和《瞬息之间》等。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他的东方哲理思想,注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具有优美浓厚的民间气息,而且也反映了他针砭时弊,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
  陶菲格·哈基姆以他深奥的哲理、敏锐的眼光、锋利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开创了阿拉伯当代戏剧文学。但由于他的剧本注重心理描写和东方哲理的表述,演出效果远不如阅读效果,因而成为"书斋剧"。他的许多优秀剧本被译成汉、英、法、意、德、俄等文字。
  1956年陶菲格·哈基姆曾任埃及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专职委员,后当选为埃及作家协会主席、阿拉伯语言学会委员。1958年获埃及国家文学荣誉奖,1977年获"地中海国家最佳思想家和文学家"称号。

为您推荐

塔拉索娃,А.К.

塔拉索娃,А.К. : 苏联演员。1916年进莫斯科艺术剧院第二实验培训所,1924年起成为剧院的重要演员。她塑造的人物内心活动深沉,情感丰富,极具女性魅力,是莫斯科艺术剧院的第二代女演员的出色代表。她扮演的角色..

苏区戏剧运动

苏区戏剧运动 : 1927年冬至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领导的戏剧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许多革命根据地。1927年冬至1935年底,以江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兴起了以现代话剧为主..

索因卡,W.

索因卡,W. :   尼日利亚剧作家、诗人、小说家。出生于尼日利亚西部约鲁巴族古城阿贝奥库塔一个教会学校督学的家庭。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文学时,对戏剧产生了兴趣。毕业后开始写剧本。1958年进伦敦皇家宫廷..

塔尔马

斯特林堡,J.A.

斯特林堡,J.A. :   瑞典戏剧家、小说家、诗人。   生平  1849年 1月22日生于斯德哥尔摩。父亲是船舶经纪人。1867年,斯特林堡进乌普萨拉大学,仅仅一个学期就离校去当私人教师,然后开始写戏。1870年又回到..

苏霍沃-柯贝林,А.В.

苏霍沃-柯贝林,А.В. : 俄国剧作家。生于贵族家庭,183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1838~1842年先后在德国海得尔堡和柏林研究哲学和法学。主要剧作有《克列钦斯基的婚事》(1855)、《案件》(1882)、《塔列尔金之死》(19..

苏黎世剧院

苏黎世剧院 : 瑞士最有影响、历史最长、具有国际声誉的剧院。建于1837年。第一任经理为夏洛蒂·毕尔希-普费弗尔。20世纪以后,随着现代思潮的兴起开始繁荣。1933年以后,不少德国和奥地利戏剧家流亡苏黎世,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