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制片厂 : 生产影片的企业。它的特点是将两个相互之间不同,但又紧紧相联的活动体结合在同一个生产范围:艺术创作体(摄影组)和生产技术体(车间、技术基地)。根据电影的种类分为:制片厂、故事片厂 、新闻纪录片厂、科普片厂、教学片厂和动画片厂。每一个生产规模不大的电影制片厂都可生产故事片、新闻纪录片或者科普片与幻灯片。电影制片厂的组织结构决定于所生产影片的种类、生产范围、技术设备。到1984年为止,苏联部长会议国家电影委员会系统有40个电影制片厂。
苏联几家最大的故事片厂是在莫斯科(以高尔基名字命名的“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列宁格勤(“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基辅(“杜甫仁科电影制片厂”)、第比利斯、塔什干、里加、明斯克和敖德萨。影片的生产是严格地按照技术程序进行的。这一过程决定了摄影组、各个部门和车间之间必须互相协调。电影的制作工作分为4个基本技术阶段:选剧本阶段;筹备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制订电影的拍摄方案、选演员、对重场戏进行试拍和排练、编制影片的摄制日程计划、电影制作的总纲、准备部分必要的工具(服装、道具、化装用品等)以及修建第一期布景;拍摄阶段。这是十分重要和艰辛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在内外摄影场中进行;剪辑配制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剪辑、配语言、配音响效果和转录。它将完成所有技术性工作。
摄制组是电影厂基层的生产创作组。他们由每部影片的导演、创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临时组成。整个摄影组的艺术创作活动由导演领导,而经济和生产方面的问题,由制片主任负责。影片摄制完成后,摄影小组即刻解散。为了加强对摄影组艺术创作的领导,苏联大型电影制片厂在摄影量大的情况下,均成立创作联合公司。这个公司负责拍摄计划和影片质量。
苏联电影制片厂中有由骨干创作人员组成的艺术理事会。理事会讨论剧本、审查布景和服装草样,评判摄制组拍完的资料,审听作曲家的作品,对成片做评价。电影制片厂剧本部负责从向电影剧本作者征稿到最后定稿的全部工作。电影制片厂演员部负责挑选参加拍摄的演员。摄制筹备部将把那些直接为拍摄服务的车间、工厂联合起来,他们是:缝纫车间、服装库、道具库、家具库、烟火制造车间、兵器库和化装间等。
电影制片厂的所有车间和部门是根据生产支出预算来接受为摄制组服务的任务。
就电影制片厂工作而言,拟订室内外用地方案有重要意义。比如,外景应当开阔,并尽量有不同的地形。这些地方应保证有水有电和拍摄电影的辅助设施。在某些电影制片厂的外景地为模型拍摄法和综合测绘建起了蓄水池。大部分摄制工作是在有专门设备的地点(摄影棚)进行的。摄影棚是电影制片厂主要生产地。电影制片厂的工作能力直接取决于摄影棚的数量和面积。为了使繁重的工作机械化而装备的各种各样设备的水平、电气化设备和音响条件不仅决定影片的生产日期,而且影响它们的质量。苏联电影制片厂摄影棚的面积为200至5000平方米,高度为6米至25米。
在大的电影制片厂,语言配音、音响录音、转录和复制都是在录音室进行。对拍摄完资料的审查、对画面和音响效果的监督以及剪辑师日常的工作是在试片室进行的。试片室安装了专门设备和监督系统。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科教电影制片厂和美术电影制片厂都有自己的专门生产工艺。这些生产工艺是与他们拍摄影片的性质相联系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