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 : 在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业中都有制片人对摄制组的活动进行组织和财务监督,因此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要解决选择骨干(创作上的和技术上的)的问题,要对制作影片预算和期限负责。最初,在资产阶级电影工业系统中,这几件事没有严格分工,制片人的职能通常由导演履行,因此,制片人和导演这两个名称往往混淆起来,特别是在英国电影史发展的头几十年中。
制片人制度是20世纪20年代前在好莱坞产生的。当时的目的是想使大众制片业首先服从商业利益。到20年代中期,好莱坞的所有大电影公司都有一些专业制片人,他们通常属于制片厂编制,有时也是公司的老板或股东。美国的一些著名制片人,如И.塔里巴尔特、L.奇迈耶尔、С.戈尔德文、Д.谢尔兹尼克做出了成绩,使制片人成为一个关键性人物,因为他既有权最后决定组织和财务问题,也有权最后决定创作问题。制片人还确定选择什么样的影片样式和如何处理影片,并挑选主要演员。这种专断权有时使导演没有可能对蒙太奇实行监督,因而同电影创作人员发生冲突。
在西欧,往往由出资拍片的企业家担任制片人。为了出资制片,他们利用银行贷款来拍摄一部或数部影片,同电影公司、电视公司等签订合同。西欧的著名制片人有:З.波梅尔、(联邦德国),А.柯尔达和М.贝尔孔(英国),К.蓬季和Д.德拉乌列季斯(意大利)。
以赢利为目的资本主义制片制度同影片摄制者的创作意愿之间的矛盾,促使许多导演、演员和编剧去考虑承担起制片人的职能。1919年,C.卓别林、D.范朋克、M.壁克馥和D.格里菲斯合办了一家自己的影片公司,名称是“联美影片公司”。这家公司后来成为好莱坞的主要公司之一。在个别情况下,把制片人的权力赋予某些导演或赋予演员。他们的参加,保证了摄制的影片获得很大成功。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不断出现“独立”制片人联合公司,往往由导演和剧作家担任制片人。
从60年代起,许多大明星和导演纷纷出来担任制片人。
到70年代,甚至一些大影片公司也不再设立专业制片人,于是,一些“独立”制片人大都开始充当出资单位(包括影业垄断集团、银行等)同影片直接摄制者之间的中间人。
现在,某些西方制片人表示有兴趣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同苏联联合摄制影片。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