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李成 :

原籍长安(今陕西西安),五代时避乱迁于营丘(今山东淄博)。唐宗室,博涉经史,磊落有大志,后周世宗推行改革措施,选拔贤能,李成受到枢密使王朴的器重,但未及举荐而王朴逝世,他的抱负及才学不得施展,遂放意于诗酒绘画。北宋初,应陈州太守卫融的邀请,举家迁往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日以酣饮为事,后醉死于客舍。李成富于文艺修养,能诗,善弹琴弈棋,好游历,尤长于山水画。他的画继承荆浩、关仝北方山水画派的成就,并发展成新的风格。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将他与关仝、范宽并列为宋初最有影响的山水画家,并指出李成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是“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李成的绘画在北宋时极受重视,王公贵戚竞相请他作画,但他志节高迈,不为权势所动,其画甚不易得。

传为李成作品流传至今的有《读碑窠石图》(见图)《寒林平野图》《晴峦萧寺图》《茂林远岫图》等。其中《读碑窠石图》(日本藏)画荒野中寒林老树下有一古碑,一骑骡者正仰观碑文,旁有一童仆相随,通过读碑的描绘使人联想起历史的兴衰变迁,耐人寻味。画中枯枝作蟹爪状,石如卷云状,萧索的气象和景物,体现出李成山水画的特点。碑侧有小楷款书“王晓人物,李成树石”,可知人物为王晓所画。亦有人认为此图为宋人摹本。其他几件作品与李成的关系如何尚待研究,从中可领会李成山水画的风貌。其绘画艺术对北宋山水画的发展影响极大,许道宁、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诜等人都是其画风的主要继承者。

《读碑窠石图》(中国画,绢本设色,125.9厘米×104.9厘米,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为您推荐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 指在高耸的山崖石壁上,直接以高浮雕或半圆雕的形式,雕造出宗教题材的形象或形象系列。摩崖造像多为佛像、菩萨像、弟子像、罗汉像、天王像、力士像等,也有少量的供养人像。著名的摩崖造像..

萧悦

萧悦 : 籍贯及生平情况史料甚少。据《白居易集》卷二十中记有白居易于“长庆二年(822)冬十月到杭州,明年秋九月始与范阳卢贾、汝南周元范、兰陵萧悦……”同游恩德寺的叙述。萧悦当为兰陵(今山东苍山)..

南山造像

南山造像 : 大足石窟造像区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玉皇观,共6窟,雕刻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其中三清古洞中凿方柱,正面设龛,刻玉清、太清、上清像,龛左右刻六道君像,洞壁浮雕天尊像220身。圣母洞正壁..

巴中摩崖石刻造像

石篆山造像

石篆山造像 : 大足石窟造像区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西南27千米处的石卓乡佛惠村。开凿于宋代,由石篆山和千佛崖两部分组成。石篆山现存造像共9龛,始凿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以后历代均有增补,山上原有..

马和之

马和之 : 中国南宋画家。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南宋高宗绍兴(1131~1162)年间。关于他的身份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说他为画院画家,居"御前画家"诸人之首;另一说他"习进士业","绍兴..

马奈,?.

马奈,?. :   法国画家。1832年 1月23日生于巴黎一个有自由主义色彩的中产阶级家庭,1883年4月30日卒于同地。父亲是司法行政官员。马奈16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当见习水手,因考航海学校未被录取,立志学画。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