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篆山造像

    石篆山造像 :

大足石窟造像区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西南27千米处的石卓乡佛惠村。开凿于宋代,由石篆山和千佛崖两部分组成。

石篆山现存造像共9龛,始凿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以后历代均有增补,山上原有古刹名佛惠寺,寺内存有一些零散的石像和一块碑碣。有佛教造像毗卢佛、文殊、普贤、地藏菩萨等;儒教造像孔子及十门人;道教造像老君、圣母等。其中第1号龛内造诃利帝母像;第2号龛内造志公和尚像;第5号龛内造文殊、普贤菩萨像,并有宋元祐五年(1090)题记;第7号龛中雕三佛及佛之十大弟子像;第8号龛为老君龛;第9号龛为地藏与十大冥王像龛。第6号龛最有特色,龛内造孔子及十哲像,并有宋元祐三年的造像题记,龛高1.94米,宽3.25米,深1.48米,孔子正襟危坐,两手于胸前捧笏,两侧各排列五弟子像,共为十哲,其身高皆为1.40米。

千佛崖西距石篆山0.75千米,有明代造像10窟(龛),其中第1号龛中造十二金光佛龛,第2号龛中造西方三圣像,第3号龛中造地藏三身像,第4号龛中造双观音像,第5号龛中造八佛像,第7号龛中造观经变像,布局与宝顶山造像中的大佛湾第18号观经变相似,凿造于“永乐八年正月”至“十年八月”(1410~1412),第8、9、10号龛中均造千佛像。

石篆山造像第2号龛志公和尚像

为您推荐

南山造像

南山造像 : 大足石窟造像区之一。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玉皇观,共6窟,雕刻于南宋绍兴(1131~1162)年间。其中三清古洞中凿方柱,正面设龛,刻玉清、太清、上清像,龛左右刻六道君像,洞壁浮雕天尊像220身。圣母洞正壁..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摩崖造像 : 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孔望山南麓最西端。在东西宽约17米、高约8米的空间内,共刻有105幅造像,学者考证其为东汉时受到佛教影响的造像遗迹。在摩崖的西部、中部偏东和中部最上方有3个..

拉梢寺摩崖造像

拉梢寺摩崖造像 : 中国北周佛教摩崖造像。拉梢寺又称大佛崖,位于甘肃省武山县城东25公里鲁班峡响河沟北岸。原有崖前寺院建筑,现已不存。崖面险陡,高60余米。其上有北周巨大的石胎泥塑一佛二菩萨一铺。佛结跏..

瑞岩山弥勒造像

佛教单体造像艺术

佛教单体造像艺术 : 在中国,佛教单体造像艺术肇始于汉末三国,东晋十六国获得初步发展,南北朝到隋大发展,唐代更加繁荣,宋元明清在衰落中延续发展。初盛唐观世音菩萨像(故宫博物院藏) ..

神通寺千佛崖造像

神通寺千佛崖造像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东南40千米处的柳埠镇东北。现存大小造像约214尊,佛龛约66个,小像只有数十厘米,大者达280厘米,纪年题记从唐代武德(618~626)至文明(684)年间10则。龛形多为圆拱,有些小..

玉函山造像

玉函山造像 : 位于山东省济南市以南约10千米处。隋唐时开凿。现存造像约90躯,分上下5层列龛,其间有隋开皇四年(584)至二十年题记11则。载凿释迦、阿弥陀、弥勒、七佛、观音等像,还有唐乾元二年(759)及开..